当代“主炮晾衣”说内容可信度之辨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1:11:59 北洋文库 佚名 参加讨论
北洋海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化的国家海军,曾经到达过亚洲第一的高端地位,成为中国海军史上一座夺目的里程碑。甲午战争中,这支海军作为当时中国最近代化的武装力量,直接活跃在战争的第一线,丰岛、黄海、威海三战不利,最终饮恨刘公岛畔,全军覆没。 被国家寄予了太多希望,且还一度戴起过亚洲第一桂冠的北洋海军,在战争中拼却一身也未能换得胜利,其悲剧性的结局足令后人五内俱摧,而其失败的个中原因、教训如何,无论是学术研究,亦或是坊间巷议,至今仍然还是热点话题。 海军是充满技术内容的军种,研究它的兴败,对海军技术的研究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无法想像在对舰船、海战技术知识没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能够对一支海军做出全面的评价。但是中国长久以来对于北洋海军兴败史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事件、人物本身的探讨上,缺乏严谨的技术史研究以相辅相成,由此导致对于北洋海军失败原因的分析,很多时候都过于强调“人”层面的因素,而忽视或弱化了同等重要的“器”这一层面。尤甚者,一些研究和评论为了夸大北洋海军“人”层面的问题之严重,而脱离当时海军的技术常识基础,人为随意编排出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以讹传讹,对历史研究和大众舆论起到了误导的负面影响。有关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时,日本海军军官东乡平八郎发现中国军人在军舰的主炮上晾晒衣服,由此得出北洋海军管理混乱、纪律松懈的论述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现代著述中,涉及“主炮晾衣”说的重要著作,影响力较大者当推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其关于“主炮晾衣”的叙述,可以视为现代此类说法的代表。 书中称:“一八九一年(光绪十七年)七月九日,循日本政府之邀请,李鸿章特派丁汝昌率定远、镇远等六舰驶往东京湾正式报聘。一时军容之盛,国际侧目……那时恭迎恭送,敬陪末座的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和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就显得灰溜溜了。东乡原为刘步蟾的留英同学,但是当东乡应约上中国旗舰‘定远’号上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舰队军容虽盛,却不堪一击——他发现中国水兵在两尊主炮炮管上晾晒衣服。主力舰上的主炮是何等庄严神圣的武器,而中国水兵竟在炮上晾晒裤子,其藐视武装若此;东乡归语同僚,谓中国海军终不堪一击也。”[1] 其概要即北洋海军1891年访问日本时,日本海军发现旗舰‘定远’的炮管上晒满了衣物,由此推论北洋海军不堪一击。不过,只需稍稍辨识一下北洋海军“定远”级军舰的技术特征,就能发现此说法存在着很大的可疑性。 “定远”级铁甲舰(包括“定远”、“镇远”2艘同型姊妹舰),是洋务自强运动时代中国购自德国的一等铁甲舰,当时称为亚洲第一巨舰,享誉一时。这级军舰的重要特点便是它的炮位布置方法[2]。1866年意大利和奥地利爆发的利萨海战之后,舰首对敌作战的战术样式成为世界海军领域海战战术主流,为此各主要国家的一等铁甲舰设计时大都偏重了船头方向的火力[3]。在这一技术背景下诞生的“定远”级铁甲舰,主要火力是4门305毫米口径的克虏伯大炮,两两安装在军舰中部错列的两座炮台内,作战时可以一起转向舰首方向,使得4门巨炮能够同时对敌,这4门巨炮便是现代“主炮晾衣”说指证的问题发生地。 因为“定远”级军舰的干舷非常低,航行时主甲板容易上浪,如此既不便于水兵作业,也不利与武备保养。于是包括4门305毫米口径主炮在内的所有武备都并没有直接安装在主甲板上,而是在主甲板之上的甲板室(指军舰主甲板之上,与军舰两舷没有连接的舱房建筑)顶部甲板上设置炮位,由此导致所有火炮的安装位置距离主甲板都有相当的高度。 根据“定远”级铁甲舰的原始设计图进行测算[4],其305毫米口径主炮距离主甲板的高度接近3米,而平时主炮炮管露出炮罩外的长度不足2米(“定远”级军舰装备的305毫米口径主炮属于旧式架退炮,平时为了方便保养,炮管大部分缩回炮罩内,装弹时再将火炮向外推出。本项数据,根据“定远”级军舰历史照片测得)。可以看出,攀爬到一个离地3米、长度仅不到2米,而直径接近半米多(305毫米为主炮的炮膛内径,炮管外径则接近半米)的短粗柱子上晒衣服是何等艰难,甚至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发生从高处摔落,而危及生命的可怕事情。纵观“定远”级军舰,无论是栏杆、天棚支柱均为可以用来晾晒衣服的便宜设备,任由北洋舰队官兵军纪真的涣散、智慧真的愚笨,似乎也尚不可能为了晒几件衣服,而冒付出生命代价的危险。 论者或谓“定远”级军舰晒衣服的可能是其他火炮,然而“定远”级军舰剩余的大型火炮仅有分装在军舰首尾的2门150毫米口径副炮,炮位距离舰首舰尾的外缘极近,很难走到这2门火炮的炮管之旁。同时这两门火炮和主炮一样,平时炮管也是大部分收回在炮罩内,由于火炮较小,露出炮罩部分炮管的长度就更短,能晾晒的衣服几乎是区区可数。 不仅在舰船技术知识上存在误区和疑点,上述“主炮晾衣”说从史实考证角度而言,也存在极大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晚清七十年》版“主炮晾衣”说,提及日本海军军官东乡平八郎时,接连犯下了两则基础性的错误。首先是重要当事人日本海军军官东乡平八郎的身份,文中称为“东京湾防卫司令”,然而遍翻日方档案,当时日本海军并没有这种职务设置,东乡平八郎当时的职务实际是日本第二海军区、吴镇守府的参谋长。[5] 另一则错误是称“东乡原为刘步蟾的留英同学”,北洋海军将领刘步蟾赴英留学是作为福建船政第一届海军留学生,同批共12名留学生,于1877年到达英国,其中刘步蟾等6人因故未能进入英国海军学校留学,只是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上磨练实习而已[6]。日本海军军官东乡平八郎的赴英留学,则是缘于日本明治政府在1870年与英国签订的为期三年的人材培养协议,东乡平八郎是1871年2月派往英国留学的12人之一,抵达英国后,因故未能进入英国海军学校,而转入了商船学校(The Incorporated Thames Nautical Training College)学习[7]。可见二者间无论是留学的时间还是就学的场所,皆为风马牛不相及。将此二人称作同学,已经足见行文的随意程度。 以《晚清七十年》版为代表的现代“主炮晾衣”说,在舰船技术知识和史料考订上能够看出错讹颇多,但尚无法就此直接认定“主炮晾衣”说存在问题,因为《晚清七十年》并不是“主炮晾衣”说的创始,其在叙述史事时没有列举来源出处,如需辨清“主炮晾衣”说的真相,必须要找到这种说法的原始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天公无语对伯谦(8)
- 下一篇:北洋海军经费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