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元朝 >

人间巧艺夺天工 - 闲谈马镫的发明渊源(3)

 这种皮条或绳索现在通称为teo-stirrup(趾镫)。趾镫让骑者在骑乘时很难借力,无法把人和马结为一体。如果使用趾镫,骑者的双脚很容易因血液不畅而麻木,这是相当危险的(Whte,1962:14; llttaUe,1981:101)。此外,趾镫要求骑者赤足,使得这种马具只限于在气候温暖地区使用。所以日本学者川又正智提出,趾铅与马镫不能混为一谈。这种骑具和公元4世纪以后广泛应用的马镫属于完全不同的发展系统。
    5:单镫
    1958年湖南长沙金盆岭出土的西晋(公元265-317年)时期青瓷骑俑中,出现了一个马鞍左侧的单马镫三角绳索状的骑俑造型。但骑马者并未将脚放进单镫之中。这与安阳市孝民屯出土马具的复原结果是一致的。可见,单镫并非骑行使用,仅供骑马者上马之用,所以它和马镫的功用是截然不同的。
    综上所述,历史往往就是容易走入一些意想不到的,让人晕头转向,不知是否的尴尬境地。就正如马镫的发明,从马脚扣或是趾镫,从单镫或是双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法,不同时代乃至不同的目的,都有可能得出一个不同的或是意义相反的结论。但人类的历史与文明,终究是人民创造和发展出来的,岂能只用数言片语,一国一家,一事一人所能代表及概括到的呢?
    正所谓: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街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
    原来历史与文明,真是人民所创造和发展出来的。 
    编者注:本文放在元朝并不说明马镫发明制造产生于元朝,只是作为一个话题放在元朝以便进行讨论。因为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马镫与他们更是形影不离的一件物品,如此更切近话题一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