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落魄流浪到统一蒙古(1)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27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早期蒙古社会 十二三世纪之交,蒙古仍是一个逐步凝聚的民族共同体,蒙古草原的新主人。几千年来,曾有无数的游牧民生息于蒙古草原上。按照近代民族学的分类,古来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分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及蒙古语族。匈奴、突厥、回鹘、黠戛斯属突厥语族,东胡、鲜卑、柔然、室韦、契丹、蒙古则属于蒙古语族。 最早的蒙古人来源于东胡,唐代称“蒙兀室韦”,在俱伦泊(呼伦池)以北,傍望建河(额尔古纳河)而居。九世纪时,原来称霸蒙古草原的回鹘、黠戛斯相继败亡,种人迁离。大约在九世纪后期与十世纪初年蒙古各部向西渗透与发展,此后即与突厥遗民混居,蒙古语便是蒙兀室韦语与突厥语结合而成。十二世纪初年,西迁蒙古人中的一支,也就是成吉思汗所出自的蒙古部,游牧于斡难、客鲁连、土兀剌三河的源头。当时蒙古部周围尚有一些其他部落,主要为塔塔儿、克烈、蔑儿乞及乃蛮等部。这些部落的种族背景及文化水平不尽相同。有的是突厥化较深的蒙古人,有的是蒙古化较深的突厥人,有的是以游牧营生的“毡帐中百姓”,有的则是以采集、狩猎维生的“林木中百姓”。背景既多歧异,种族认同遂甚模糊,仅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以后,这些部落的人民始融合为一体,“蒙古族”始告出现。 十二世纪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及突厥与畏兀儿(西迁后之回鹘)文化的影响,蒙古各部正跨越文明的门坎,而其社会组织也由氏族制向封建制转变。蒙古的氏族(obogh)原系一个父系外婚单位,其成员自认皆来自一共同祖先,具有共同祭祀、生产及战斗的功能。但是,由于频频战争与贫富分化,氏族遂演变为血缘成分不尽相同、阶级互异的复合组织。其中有世拥统治权的贵族--那颜(noyan),被统治的平民及俘自他族的奴隶,更有自他族投奔而来的“伴当”(那可儿,nokor)。这些伴当仅为主君个人的附庸,而不属于氏族全体。平日为主君操劳家务,战时则领军出征,相当于欧洲中古的骑士,具有魅力的主君,多拥有为数庞大的伴当,因而势力大增。发展至此,氏族(clan)与部族(tribe)已无可分辨。 各氏族与部族之间为了掠夺财富、报复血仇或扩大权力,几个部族常结为联盟,共拥一汗为领袖。不过,这种“汗”仅为迎合战争需要而产生,并无长久的权力,算不上是一个国家的君主。而各氏族与部族领袖为壮大声势,又往往结为“安答”(anda,盟友),誓相扶持。十二世纪后期蒙古人这种合纵连横,通过战争而趋于统一的情形,和中国史上战国时代的情势有几分相似,真正的蒙古“国家”(state)仍在酝酿之中。 成吉思汗的兴起 成吉思汗出身潢贵,却经历极为艰辛的少年时代。 成吉思汗(1162-1227),原名帖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部族联盟中的贵族之家。当时蒙古部中最为强大者为乞颜部及泰亦赤乌部,两部同出一源,其领袖轮替担任联盟的统治者一一汗。成吉思汗的曾祖合不勒及其叔祖忽图剌都属于乞颜部,皆曾膺选为汗。其父也速该虽未被选为汗,却也拥有甚多部众,因作战勇猛而赢得“把阿秃儿”的美称,意即英雄。 1171年,也速该携带年方九岁的成吉思汗往世代通婚的弘吉剌部德薛禅家求婚。定亲之后,也速该将儿子留在德薛禅处,独自返家。在途中却被与蒙古部有世仇的塔塔儿人毒死。不久,原与乞颜部共同游牧的泰亦赤乌部便抛弃也速该的孤儿寡妇而去,并带走原属也速该的家丁、属民及军队。曾经声势浩大的也速该家便立刻破落。他的寡妇--诃额仑--及几个年幼孩子只好飘荡在斡难河上游不儿罕山一带,靠拾野薤、挖草根、捕鱼抓鼠充饥,艰辛度日。 成吉思汗家的灾难仍然接踵而至。先是几年之后,成吉思汗兄弟日益长大,其家力量也逐渐恢复,泰亦赤乌的首领为杜绝后患,便发动突袭,俘虏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幸而得以逃脱。继之而至的是蔑儿乞人为报复当年也速该劫走他们所娶的新妇(即诃额仑)的旧恨,乘成吉思汗羽翼未丰,突袭成吉思汗的营盘,成吉思汗及其诸弟虽然逃脱,但其妻子孛儿帖却因无马可乘而被俘虏。虽然以后在王汗协助下,得以归还,却在返家途中产下一子,即后来金帐汗国创始人朮赤(拙赤),朮赤的血统为人所怀疑。 少年时代的种种苦难造就他坚毅不拔的性格,而他之所以能壮大实力,转弱为强,主要有赖于下列两项手段: 一、广收伴当:成吉思汗凭其天生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伴当,他最有名的伴当如四杰(木华黎、孛斡儿出、孛尔忽、赤老温)及四犬(哲别、忽必来、者勒蔑、速不台〔速别阿台〕)等人,对他的统一蒙古及以后的东征西讨都有很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