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元朝 >

蒙古帝国与南宋战记:窝阔台汗时代的三次南征(2)

1236年10月22日,阳平关大战展开。蒙古军万余人进至阳平关,与宋军激战数日。曹万在鸡冠隘出兵迎战,塔海率本部蒙古勇士前来搏斗,双方激烈大战,矢石如雨,曹万身披数伤。12月29日,汪世显击溃从贵州各地派来的南宋援军,赶来与阔端大军会合,蒙古军兵力得到加强。曹友闻按计划率领精兵3000人疾驰至隘下,以300骑兵伏于道旁,派统领刘虎率500敢死军冲入蒙古前锋,几番冲击都未能突阵。此时风雨大作,南宋川军素以软甲(各种硬布盔甲,包括硬纸甲)为战服,经雨濡湿,不利作战。而蒙古军以硬甲为主(各种皮革,铁叶甲),影响不大。黎明,蒙古军铁骑将宋军四面围困,曹友闻叹息道:天意如此!只有一死!双方激烈血战,曹友闻阵亡,曹万在鸡冠隘龙门洞也战死,宋军全军尽没,蒙古军长驱入蜀。 
    蒙古军消灭曹友闻军后,西路军分军入蜀地。阔端军攻克利州后直下成都府。按竺迩率领西路军一部连破甘肃西部等地南下,与阔端大军合围成都,血战后攻破成都府。四川西部大门洞开,一月之间,利州,潼州,成都府3路的50余座州城统统陷落,蜀地军民遭到蒙古军的残酷屠杀。蜀地南宋守军纷纷溃退,退守川东重庆等地。
    1237年初,阔端得知中路军统帅阔出死于湖北江陵战场,于是命令元帅塔海,宗王穆直,大将按竺迩继续在四川扫荡,自己率主力退出四川。
    1237年春,元帅塔海和先锋汪世显率军夜袭武信(今四川广安武胜),劫掠了南宋设在四川的财库重地。1238年冬,塔海军在四川西部追击宋军残部,经霞萌,攻取隆庆府(四川剑阁县),资州(四川资中县)等地,大破宋军于彭州,攻取邛州,黎州等川西之地,直抵大渡河边。
    1239年8月,塔海进又开始向川中和川东进军。塔海军再次开进成都,宋制置使丁黼领兵夜出成都,在西门外与蒙古军战,兵败力战而死,成都军民再次惨遭杀戮。蒙古军连续攻取了汉州,邛州,简州,眉州,遂宁府,重庆府,顺庆府等地(今成渝线由西往东)。蒙古军所过一空,州城被毁,人民遭屠戮。随后,汪世显部又向川东湖北方向进军,攻破湖北菱州,施州等地。此时,宋将孟珙开始指挥四川方面的战事,调兵谴将,全力加强四川东部地区的防务。塔海侦知宋军的动向后,停止了蒙古军在四川腹地的蹂躏,全军凯旋北还。
    1241年10月,塔海部将汪世显第三次领兵进围成都。宋制置使陈隆之领兵固守十数日,其部将田世显夜开北门迎蒙古军,成都再次陷落,军民第三次遭到屠戮。蒙古军又攻占汉州(四川广汉),守将王菱带兵3000战败,汉州遭蒙古军屠城。随后,蒙古军攻取四川南部嘉定,泸州,叙州等20余城。此时,窝阔台汗去世,蒙古暂时中止了对四川的争夺战。蒙古西路军在连续6年的对蜀作战中,建立了两个控制四川的战略要地:一个设在兴元(今陕西汉中南郑县),由女真人夹谷龙带领5000女真军镇守。另一个设在扼制陇蜀的钙州石门,由按竺迩统领5000蒙古军守卫。
    蒙古军在四川连年用兵,并未准备全面占领四川,而是竭尽破坏之能事,消耗南宋的实力。经过6年的战争,四川满目疮痍,残破不堪,人口大量逃散,死亡,给南宋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四川的地形对南宋十分重要,四川若失,则南宋左翼顿开,易受蒙古军从侧背攻击。在蒙宋第一次战争中,宋廷的四川防守策略不当,基本上是平摊兵力扼守各州城,对战略要地疏于防守。如在阳平关等要冲只有曹友闻一部据守,导致失陷后蒙古军长驱直入。
    在蒙宋战争中,南宋的一些将领如高稼,曹友闻,陈隆之等奋勇抵抗,为国捐躯,气志高尚。金国将领汪世显迎降蒙古后,阔端委派他出任前锋军统领进军四川。由于得到信任和重用,汪世显感激并忠于蒙古,在四川之战中屡建战功。
    第二节:蒙古阔出中路军进取襄汉之战
    蒙宋战场绵延数千里,南宋在兵力部署上依托山川险要布兵。东部江淮战线多沼泽河川,蒙古军缺乏舟师,一时不能有大作为。西部战线秦岭,大巴山,三峡等地多山岳关隘,不利于蒙古骑兵机动。中部汉江平原战线缺少抵抗蒙古军的屏障,所以南宋将战守重兵置于中部战线的江汉方向。
    1234年,宋军收复三京失利。为防备蒙古军南侵,宋廷命赵葵,全子才屯兵于河南唐州,邓州等地屯田戍边。1235年2月,宋廷复命孟珙为襄阳都统制,训练精锐之师15000余众,分屯樊城,新野镇,唐州,邓州之间,防御汉水,淮河一线。
    蒙古第一次伐宋战争兵分3路,其中阔出中路军在口温不花东路军的配合下在正面作战。1235年7月,口温不花率蒙古东路军自洛阳攻占唐州,宋将全子才,赵范兵败于蒙古军,放弃唐州,邓州之地南走。次年正月,阔出率中路主力军在口温不花军掩护下自唐州,邓州。沿汉水进军荆湖。随后,口温不花东路军自唐州向江淮进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