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宋辽夏金 >

金代的忠孝军(1)


    关于忠孝军,网络上流传过一些关于它的帖子,本人也写过一篇《论金代的忠孝军》,并在多个论坛上被加了精华,已经有了两年光景,如今回头审视自己的文章,总觉得纰漏很多,如今本人不胜浅陋,准备重写这个关于忠孝军的帖子,增加一些内容和自己的见解。  
    本人属于历史业余爱好者,孤陋寡闻。在我读过的历史著作中,大多数关于金朝历史的都是重视前期和中期而对后期相对重视不够,所以关于忠孝军抗蒙大多也是略加叙述。不过仍然有一些著作有自己的亮点,如张博泉先生的《金史简编》,对金后期抗蒙有较系统的论述,其中部分篇目写到了忠孝军。而宋史学者王曾瑜先生的巨著《金朝军制》,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金朝军事制度的全面的研究,虽然没有为忠孝军单独列章节,但是在一些章节也提到了忠孝军,给本人的浅陋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说个提外话,最近网络上流传王曾瑜先生和其他一些学者关于彩图版《中国通史》的辩论,本人不想加入他们的辩论,只是以我读过的王曾瑜先生的著作体会来证明,王先生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学者。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忠孝军:  
    关于忠孝军成立的史料有这么一条,哀宗正大二年“议选诸路精兵,直隶密院。”其中“复取河朔诸路归正人,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余人,岁时犒燕,名曰忠孝军。以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统之。”(1),在我从前写的帖子中,分析了一下忠孝军的特点,不过分析不够全面,由于关于忠孝军的一些特点大多数取自《金史 完颜陈和尚传》而,本传又大多数取自元好问的《赠镇南军节度使良佐神道碑》,因为是碑传的缘故,所以要谨慎对待一些,需要同同时期的金朝军队进行大量的比较。因此,本人的新帖子中大量增加了类似内容。  
    一、关于忠孝军的几个问题  
    (一)成立背景  
    1是哀宗抗蒙图强的需要  
    金朝自从宣宗即位以来,一味避战,苟且偷生,朝中正人君子多不得用,奸臣近侍屡遭重用,军事上节节败退,经济上日益残破,又幻想从南方得到补偿,与南宋开战,结果陷入内外交困的窘境。给哀宗留下了一个创痍满目的烂摊子。哀宗即位,决心全力抗蒙,他派人到南境“榜谕宋界军民更不南伐。”(2),在正大元年开始与西夏讲和,到二年九月“夏国和议定,以兄事金,各用本国年号,遣使来聘,奉国书称弟。”(3),与宋朝 西夏结束战争状态,集中兵力全力对付蒙古。在内政上罢黜了蒲察合住,尼庞古华山二奸臣,启用一批抗战派将相。又下诏为抗击蒙古牺牲的将领立褒忠庙“正大二年,哀宗诏褒死节士,若马习礼吉思、王清、田荣、李贵、王斌、冯万奴、张德威、高行中、程济、姬?M、张山等十有三人,为立褒忠庙”(4),激励抗蒙将士。值得注意的是,名单中除了马习礼吉思一人为西域人外,其余皆为汉人。以上表明,哀宗初政,尽管没有祛除宣宗时期的弊政,但是他决非坐以待毙之君,他力图集中一切可能的力量进行抗蒙,这是肯定的。建立忠孝军就是这个意图的一部分。  
    2是金朝重建骑兵部队的需要  
    金朝本来以骑兵横行于天下,但是在蒙金战争初期,蒙古军在降蒙契丹人的引导下袭击了金朝的群牧监,使得金军马匹大部落入敌手,“下金桓州,得其监马几百万匹,分属诸军,军势大振。”(5),有诗称“更献监牧四十万”(6)“更得金源四十万,大青小青绝世无。”(7),以上数字不免有些夸大,但是金军马匹落入蒙古之手无疑是事实,由于监马丧失,金朝被迫在作战中由骑兵为主转变为步兵为主,如移剌福僧上书金宣宗“山东残破,群盗满野,官军既少,且无骑兵。”(7),把胡鲁也说“所在屯兵,率无骑士”(8),元光元年,为防备蒙古军“长驱而深入,虽京兆、凤翔、庆阳、平凉已各益军,而率皆步卒。”(9),因为如此,早在宣宗年间就试图重整骑兵,到哀宗时,编组了忠孝军,和里合军等,其中忠孝军“人有从马,以骑射选之乃得补。”(10),沿用和恢复金朝初年一兵有二马的旧制。组建精锐骑兵的努力还是收到了一些效果,当时人认为“自正大改立马军,队伍鞍勒兵甲一切更新,将相旧人自谓国家全盛之际马数则有之,至于军士精锐、器仗坚整,较之今日有不侔者,中兴之期为有望矣。”(11),某种程度上寄托了人们对“中兴”的期望。忠孝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忠孝军的民族成分问题  
    《金史》有一段话描述了忠孝军的民族成分“忠孝一军,皆回纥、乃满、羌、浑及中原被俘避罪来归者,鸷狠凌突,号难制。”(12),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这里的民族。 
    1女真:如完颜陈和尚等,皆为女真人。  
    2乃满,又译为乃蛮(NAIMAN),即《金史》中的粘拔恩部,是蒙古草原部落中较早抛弃两属政策,向金廷表示效忠的,大定十五年七月“粘拔恩与所部康里孛古等内附。”(13),而且“是岁,粘拔恩君长撒里雅寅特斯率康里部长孛古及户三万余求内附,乞纳前大石所降牌印,受朝廷牌印。”(14),正式脱离西辽,归附金朝,由于着层关系,忠孝军中有乃蛮人也就不为怪了。  
    3羌,宋金时期“羌”的含义很广泛,不过大体指西北一带羌族和一些羌化的其他民族,按照现代学者的研究,宋金时期的羌族大概分布在今西北河湟,甘肃,青海一带(15)  
    4浑,即吐谷浑,宋金人称为吐浑,五代时分布在今青海 甘肃 河西 河套南北 山西等地(16),北宋的吐浑分布范围集中在河东和陕西,尤其以麟府 延绥 环庆 泾原 秦凤等路府为多(17)。  
    5回纥,此有二解,一是指原来金朝继承的远辽 宋的回鹘人,分布在中都 临潢和咸平。临潢在辽代时南门有“回鹘营”是“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18)。中都的回鹘人本来在北宋时为秦川熟户,金军攻宋“女真破陕,悉徙之燕山”,后虽许归,但他们“多留不返”,他们“奉释氏最甚,共为一堂,塑佛像其中,每斋必刲羊,或酒酣以指染血涂佛口,或捧其足而鸣之,谓为亲敬”(19),咸平的回鹘人记载不详二是泛指原西辽以及西域一带的人,如金朝使者去西域向成吉思汗求和,记载有“回纥国”又有“没速鲁蛮回纥”“遗里诸回纥”“印都回纥”等(20),大约是此类。  
    6契丹,如忠孝军第一任带兵者石抹燕山奴,就是契丹人,“石抹”是金人对契丹姓氏“萧”的称诲,这里的契丹人不是塞外的契丹人,而是同当年女真人一起迁入中原的契丹人,如当年猛安谋克南迁“屯田军非女真,契丹 奚家亦有之”(21),他们虽然与女真人在一起,但是仍保存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如移剌买奴“契丹世袭猛安也。读史书,慷慨有气义。喜交士大夫,视女直同列诸人奴隶也。”(22),特地突出了“女直同列”,即是一例。这些人同塞外的契丹人相比,汉化相对深,尽管他们更清楚辽金鼎革的历史,但是普遍认为君臣大义大于民族意识,故多为金朝死节,如契丹人移剌蒲阿被俘后,蒙古军劝降,他说“我金国大臣,惟当金国境内死耳。”(23),被杀。再如石抹世绩及其子嵩,从哀宗至蔡州“城陷死”(24),如耶律楚材的兄长耶律善才,蒙古军围攻开封,楚材所要其在京亲眷,善才忠于金朝,拒绝北行,投水自杀。(25),以上事实说明,中原和塞外的契丹人由于价值和利益的不同,为不同的集团作战,这个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7汉族,忠孝军中比例最大的民族,由于蒙古在占领区的倒行逆施,因此大量民众南逃“大城满豺虎,小城空雀鼠。可怜河朔州,人掘草根官煮弩。北人南来向何处,共说莘川今乐土。”(26),金朝统治下的河南尽管残破不堪,但是仍然是北方民众的乐土,显示出民心所向,由于很多人是逃亡而来,因此抗战心很强,很多情况下都坚决反对投降。  
    以上显示,忠孝军的民族来源范围很广,金朝境内的民族几乎都被卷入。  
    (三)忠孝军的战术问题(27) 
    这个是网络上争论比较多,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我认为忠孝军的骑兵战术不可能是凭空创造,只能是恢复金初女真骑兵的战术,金初女真骑兵的特点是骑兵,装备重甲,作战坚忍,长于弓矢,宋军将领有很强的体会,如吴璘说“璘与先兄束发从军,屡战西戎,不过一进却之间,胜负决矣。至金人则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28)。当女真骑兵与敌交锋一个回合失败后,即利用战骑的机动性退出战斗,重整队形,连续冲锋。  
    宋人有记载说“虏用兵多用锐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重兵既多,即作圆阵以旋敌人;若敌人复作圆阵外向,即下马步战,待其败走,上马追之。”(29)“胜则整队而缓追,败则复聚而不散,其分合出入,应变若神,人自为战则胜。”(30)“虏有流言曰‘不能打一百余个回合,何以谓马军!’盖骑善乎往来冲突而已。”(31)王曾瑜先生分析说“在著名的仙人关 郾城 颍昌等战役中,宋金两军都是打了数十回合,才分出胜负。女真骑兵在甲胄和兵器负荷很重的状况下,能屡败屡战,连续作战,确为有别于辽和西夏骑兵的很大优点。”(32),我们也可以想象,所谓的400破8000,肯定不是一下子击破,而是忠孝军四百人利用坚忍性向蒙古军连续冲击而获得的胜利,只不过骑兵上的人由以女真人为主成为以多民族为主。  
    (四)忠孝军的军纪问题  
    金史中有记载“陈和尚御之有方,坐作进退皆中程式,所过州邑常料所给外秋毫无犯,街曲间不复喧杂,每战则先登陷阵,疾若风雨,诸军倚以为重。”(33),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记载的同时期金军的军纪。  
    比如张行信向皇帝说“今日之急,惟在收人心而已。向者官军讨赋,不分善恶,一概诛夷,劫其资产,掠其妇女,重使居民疑畏,逃聚山林。”(34),陈规也向皇帝奏报“臣因巡按至徐州。去岁河北红袄盗起,州遣节度副使纥石烈鹤寿将兵讨之,而乃大掠良民家属为驱,甚不可也。”按照陈规的说法,被掠之人不仅有汉人,还有女真人。(35),大将移剌蒲阿“好趋小利”“副枢以大将为剽掠之事,今日得生口三百,明日得牛羊一二千,士卒喘死者则不复计。”(36),从以上论据说明,忠孝军的军纪确实是相对优秀的。  
    (五)忠孝军的军俸问题(37)  
    金史称,忠孝军“增月给三倍它军”(38),那么需要参考其他军队的军俸,得出三倍究竟具体在什么程度的问题,由于金朝末年财政极端困窘,竭泽而渔“南渡二十年,所在之民,破田宅,鬻妻子,竭肝脑以养军。”(39),对军俸作了好多临时性的规定,如宣宗兴定三年七月“籍邳、海等州义军及胁从归国而充军者,人给地三十亩,有力者五十亩,仍蠲差税,日支粮二升,号“决胜军”。”(40),宋人记载金人招兵,兵士和家属每人各“日支麦二升”(41),金军在三峰山大战失败后“括京师民军二十万分隶诸帅,人月给粟一石有五斗。”(42),在财政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给予忠孝军三倍于他军的军俸,确实优厚,但是也造成了忠孝军和他军的矛盾问题。  
    注释:
    (1)《金史》卷四四《兵志》  
    (2)《金史》卷一七《哀宗纪》  
    (3)《金史》卷一七《哀宗纪》  
    (4)《金史》卷一二四《忠义传四》  
    (5)《元史》卷一二二《槊直腯鲁华传》  
    (6)[元]郝经《陵川集》卷一零《居庸行》  
    (7)《陵川集》卷一零《沙陀行》  
    (7)《金史》卷一零四《移剌福僧传》  
    (8)《金史》卷一零八《把胡鲁传》  
    (9)《金史》卷一一三《白撒传》  
    (10)《金史》卷一一三《赤盏合喜传》  
    (11)《金史》卷四四《兵志》  
    (12)《金史》卷一二三《完颜陈和尚传》  
    (13)《金史》卷七《世宗纪中》  
    (14)《金史》卷一二一《粘割韩奴传》  
    (15)《羌族史》页186-190  
    (16)李华瑞《宋夏关系史》页386  
    (17)吕建福《土族史》页203-236  
    (18)《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  
    (19)[宋]洪皓《松漠纪闻》卷上  
    (20)[金]刘祁《归潜志》卷一三《北使记》  
    (21){宋]徐孟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引张棣《金虏图经》  
    (22)《归潜志》卷六  
    (23)《金史》卷一一二《移剌蒲阿传》  
    (24)《归潜志》卷四  
    (25)[金]元好问《遗山集》卷二六《龙虎卫上将军耶律公墓志铭》  
    (26)《遗山集》卷五《寄赵宜之》  
    (27)本段参考了王曾瑜先生《金朝军制》第九章《金军军事装备和骑兵的盛衰》  
    (28)《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五  
    (29)[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  
    (30)《三朝北盟会编》卷三  
    (31)《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引《金虏图经》  
    (32)王曾瑜《金朝军制》页144  
    (33)《金史》卷一二三《完颜陈和尚传》  
    (34)《金史》卷一零七《张行信传》  
    (35)《金史》卷一零九《陈规传》  
    (36)[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37)本段参考了王曾瑜先生《金朝军制》第八章《金军的若干重要制度》  
    (38)《金史》卷四四《兵志》  
    (39)《金史》卷一七《哀宗纪》  
    (40)《金史》卷一五《宣宗纪》  
    (41)《辛巳泣蕲录》  
    (42)《金史》卷一七《哀宗纪》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