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宋辽夏金 >

征侬末将余靖(2)

宋仁宗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于八月十九日任命枢密直学士(枢密院掌备顾问应对侍从官)孙沔为荆湖南路、江南西路安抚使,途中诏加广南东西路安抚使。在入内押班(宦官)石全彬的辅佐下,前往扑灭侬智高燃起的战火。 
    九月十四日,杨畋因战守无方而被降职,并调离广西,孙沔、余靖成为侬智高的主要对手。但是,孙、余无法抵挡侬智高的锋芒,宋廷忧烦不已,君臣坐卧不安。恰在此时,掌全国军事的枢密院的二把手(即枢密副使)狄青请缨出征。宋仁宗喜出望外,于九月二十八日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都大提举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事,统带数万精锐步、骑兵,兼程南下。至此,所谓“平蛮三将”组成,狄位其首,孙列其次,余为末将。 
    然而,余靖毕竟是一介文臣,打仗不在行。重要的是,他胆怯懦弱,畏缩不前,贪生怕死,未战先逃,为人不齿。 
    听说侬智高向邕州方向进发,当时驻军宾州(治今广西宾阳县新宾镇)的余靖没有戒备,只顾逃命。安抚使不战而逃,宾州知州程东美自然不想做阶下囚,步其后尘而去,将好端端一座州城拱手让给侬军。 
    躲进邕州的余靖,扬言要与侬智高对战,但又心虚,便暗中溜出城门,只留下监押保守邕州。主帅都跑了,奉命守城的兵士也跟着溜走。邕州知州宋克隆也不顾守土之责,开溜保身。十月十二日,侬智高未遭任何抵抗,轻而易举地率部进入邕州城。 
    外借援兵,争功未果 
    侬智髙起兵不久,邻国交趾(今越南)愿意出兵助剿。宋朝当局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没有同意。 
    余靖接手征侬一事后,积极促成此事,并私下命令在邕州、钦州边境调备军粮,等待交趾援兵。他还上奏说:交趾出兵镇压侬智髙,完全出于善意,应该允许他们出兵。如果不接受其出兵请求,他们必然忿而反助侬智髙,那麻烦就大了。宋仁宗稀里糊涂地听信余靖的话,下令赏两万缗钱给交趾,并许诺战胜之后再赏两万(一说3万)缗钱。 
    余靖向外搬兵,是瞒着狄青干的。当狄青得知情况后,表示坚决反对:“假兵于外以除内寇,非我利也。”宋仁宗猛然醒悟,断然收回成命,阻止余靖的行径。 
    余靖虽怯懦畏战,争功却不遗余力。狄青被任命为南下镇压侬智高的主帅后,余靖就担心狄青囊括全部功劳。为此,他趁狄青尚未抵达前线,逼迫广西钤辖陈曙率万人(一说8000人)出击侬智高。陈曙不是侬智高的对手,金城驿(今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九塘街)一战,惨败而归,将士战死达2000多人。 
    摒弃前嫌,敬畏狄青 
    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朝代,文官藐视武臣,司空见惯。当年狄青出征西夏,余靖即多次上奏,贬损狄青为刚悍之夫,无服众之才云云。此次狄青统兵南下,余靖受其节制,心里像倒了五味瓶,很不情愿。 
    狄青率兵到宾州后,将陈曙和其他31名金城驿败将全都处斩。余靖深感罪责难逃,赶紧跪拜,说:“(陈)曙之失律,亦靖节制之罪也。”狄青未治其罪,反而给他台阶下:“舍人文臣,军旅之责,非所任也。”这一下,余靖知道了狄青的厉害,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继之,狄青利用元宵节在宾州狂欢迷惑侬智高,连夜冒雨度过天险昆仑关。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八日在归仁铺(今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三塘街)打败侬智高,侬军战亡2000余人,50余名将领毙命,元气大伤。侬智高率余部退回邕州,见形势已不可逆转,遂退往大理国特磨道(今云南省富宁县一带)。 
    余靖受命征讨侬智高半年有余,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狄青一到,便把宋朝的心腹之患一举拆除,余靖更加佩服狄青。战后,余靖为狄青代写《代狄宣抚贺捷表》,向宋仁宗报喜,并亲自撰写《大宋平蛮京观志并序》。回到桂林后,余靖又写专文记录其事,以《大宋平蛮碑》刻于桂林市镇南峰(又称铁封山)。在这些碑文中,余靖对狄青称赞有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