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宋辽夏金 >

南宋西北边境的“擎天柱”:赤胆忠心的吴家将(2)

在吴玠组织的三次大战中,吴璘与其兄努力配合,表现英勇顽强,也从其兄那里学到用兵打仗的经验。后来,在回答宣抚使胡世将的提问时,说:“璘与先兄束发从军,屡战西戎,不过一进却之间,胜负决矣。至金人则胜不进,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未尝见胜之之道,非屡与之角者莫能尽知。”因此,扬长避短,并在阵后设第二阵,使士兵在没有可退的情况下死战,左右萦绕,灵活多变。“至于决机两阵之间,变化如神,默运乎心术之微,则璘有不能言者。”胡世将文人出身,虽不懂亲历战阵,但是属于坚决的抗战人物,对吴璘的军事才能十分相信,让他指挥作战,取得了郯家湾之战的重大胜利。 
    据《要录》卷141记载,绍兴十一年九月,右护军都统制吴璘与金国统军罕札及希卜苏率领的军队战于郯家湾,金人大败。宋军骑兵追袭,斩首六百三十,生擒七百人。骑将杨万生擒一千户。骑将马广率领“八字军”,赴阵挑逐,俘馘人马数千,伪兵降者万余人。璘悉释之,听其自便。罕札及希卜苏逃回腊家城,吴璘指挥宋军将城包围,急攻之。这时,南宋朝廷急于求和,便以驿书命璘班师。宣抚使胡世将命人以声音形貌,在所俘之人中验得女真四百五十人,同日斩于嘉陵江上。接着,胡世将又以俘虏三千人献往南宋京城。
    后来,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寒盟,大举进攻南宋,吴璘又组织了西北的抗金斗争。金人攻凤州黄牛堡,在他的指挥下,西路军攻下了秦、陇、洮、兰等州。次年,亲自指挥收复了德顺军。是年底,南宋下诏命令吴璘班师。在班师过程中,被金人追袭,所部损失很大,正兵三万得还者仅七千人,偏裨将佐所乘无几,西北宋军在南宋投降政策的直接影响下,力量受到削弱。如果不是南宋两次推行求和的政策,吴璘抗金的战果将会更加显著。
    吴氏兄弟在西北的抗金活动对巩固南宋王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效地牵制了金人南下的军事行动。西北宋军为南宋守住了四川,力保全蜀,粉碎了金人通过四川对南宋进行纡回包抄的企图。每当西北战事紧张的时候,便是金人大举南犯之时。建炎四年,张浚组织的富平之战,其目的就是为了牵制金人南下。失败后,幸好有吴玠的几次重大胜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守不住四川,不仅南宋会失去半壁江山,而且金兵会从四川顺着江流而下,给南宋造成更大的威胁。吴璘在绍兴十一年的郯家湾之战和绍兴三十一年、三十二年的战事中,同样有力地挫败了金人在西北的军事行动,卓有成效地配合了江淮一带宋军的正面抵抗。正是吴玠、吴璘在西线“吴家军”的存在,金兵每次南下时,总要集中大量兵力对付西北,分散了金国的军事力量,缓解了敌人对东南地区的军事压力。其二,在宋金战争中,他们兄弟指挥宋军的浴血奋战,有效地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挫伤他们的士气,甚至使其最高将领陷入困境。和尚原之战兀术身中二箭,郯家湾之战后罕札及希卜苏被围困在腊家城,而兀术就是那个力主南侵的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罕札和希卜苏两人号称一个善战、一个善谋,因此打败他们正好也反映了南宋西北军队坚强的战斗力。郯家湾之战消灭了大量敌人,其后胡世将斩俘和献俘南宋朝廷的行动,取得的直接效果就是“敌气大沮”。
    吴氏在西北抗金战场上的特殊表现和赫赫战功,得到南宋主和及主战双方人士的一致肯定。从南宋人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吴氏抗金的重要作用。绍兴七年四月,冯康国面对,“论曩者金、豫相挺,连年寇蜀,吴玠据险得利,全蜀赖之,玠之功绩,不可诬也。”(卷110绍兴七年四月丙辰条)宋孝宗时,讨论高庙配享问题,杨万里反对洪迈的配以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四人这个建议,他认为张浚不应遗漏,列出了张浚的五大功绩,其中第四条就是“用吴玠以保全蜀”。(乙编卷1)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吴挺死后,朝臣黄度说“国家徒倚世将扞虏,而不为蜀虑叛臣”,(卷20故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黄公墓志铭)虽然是为防范吴氏后代子弟而言,但是说明了朝廷对吴氏世将的依赖性。赵彦卫《云麓漫钞》卷1也说“向来撒离合寇饶凤以迫仙人,吴玠 、刘子羽以死守,故不失西蜀”。宋宁宗时,吴曦据兴州叛,韩侂胄在写给他的信中说“有如先世勋德之盛,中兴之功居第一”,(卷10开禧三年二月己未条注引)并答应给他茅土之封,虽然是为了劝说吴曦,但也对吴氏抗金的功绩给予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可惜的是,吴曦还没有来得及看到这封信,就已经被南宋在四川的官员诛死了。时隔不久,韩侂胄本人也被奸臣史弥远等人设计谋杀。在一些著作中,吴玠保蜀的贡献也得到充分肯定。何补《龟鉴》一书评论张浚时说:“然杀曲端而失关陕,浚之过也;用吴玠而保全蜀,浚之功也。”(卷43绍兴元年四月丁亥条引录)吕中《大事记》也认为:“虽赵哲离部,致有富平之败,而得刘子羽以保兴元,用吴玠以保大散关,遂有和尚原之捷,继有杀金坪之捷,敌自是不敢犯蜀矣。”(卷74绍兴四年三月辛亥朔注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