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期内蒙古草原的城邑:游牧民族的“腹里”(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50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元上都皇城内,主要分布有孔子庙、国子监、乾元寺、大龙光华严寺,皇帝经常来此进行佛事活动。上都的外城,北半部为皇家园林区,南半部为宫帐区。 上都是皇帝用来驻夏的陪都,在总体布局上要体现中原地区传统的都市布局观念,也要考虑到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点,因而具有浓郁的草原城市特色。每年夏季皇帝驻夏时,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者,诸王贵族及护卫将士云集上都,毡车如雨、牛马如云。秋后,皇帝及扈从返回大都,使者和诸王也纷纷离去,上都城只留一些将士守卫。 1358年(至正十八年),农民起义军由大同直趋上都,焚毁了宫殿,经历一百年之久陆续建成的上都宫殿,便在农民战争中化为灰烬。近年来,陆续有宫殿建筑构件出土于上都城内。 雄伟的上都城,在当时引起国内外人士的瞩目,许多人都写下了诗文。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上都觐见世祖忽必烈,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有专节记述上都宫殿和御花园。元人的许多文集中,载有不少关于元上都的诗文,总计为500多首。如著名蒙古诗人萨都剌《上京杂咏》描写上都盛宴云:“一派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诸王舞蹈千官贺,高捧葡萄寿两宫”。再如诗人杨允孚《滦京杂咏》描写上都的繁盛云:“楼下绿杨楼上酒,年年万国会衣冠”。 二、赵王城 赵王城是元代汪古部长世居之地,城址在今包头市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古部自唐代起居住在大青山以北,称为阴山达怛或白达怛。元太祖创业之初,汪古部归附从征,功劳卓著,成吉思汗将其三女儿阿剌海别吉,下嫁汪古部长阿剌兀思,并相约世代结成姻亲,其子孙代代为王。汪古部长曾受封为北平王、高唐王,自1309年(至大二年)术忽难受封赵王起,先后实封有8位赵王,并追封汪古部长6人为赵王。其世袭所辖区域为阴山以北的按答堡子、砂井、集宁、净州;阴山以南的丰州天德军(今呼和浩特地区)也归汪古部管理。 汪古部长约在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在黑水(今达茂旗艾不盖河)兴筑新城(原在按打堡子,即金界壕的一处堡寨)。1305年(大德九年)以黑水新城为静安路,1309年汪古部长术忽难封为赵王,后来继承的7位赵王都世居此城,因此通称为赵王城。时至今日,当地蒙古族群众称之为敖伦苏木,意为许多庙宇的意思。这座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用土夯筑。东墙残高2米,长951米,南墙长582米,西墙长970米,北墙长565米;在西、南、东三墙正中开设城门。城内建筑遗迹甚多,有院址17处,建筑台基99处,城内街道宽阔、布局整齐。在中部偏东靠近南墙处,有一大院落,院内有一组高台基址。在此处,1927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黄文弼先生发现了《王傅德风堂碑记》汉文石碑(今已不存),证实了此城址就是赵王城。此外,考古学者在城中陆续发现刻有十字架纹的景教碑石,元代罗马教堂遗址,说明了汪古部为信仰景教和天主教的元代蒙古部族。 三、元代应昌路古城 该城是元代弘吉剌部长兴筑的城郭,城址在今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吉思汗家族与弘吉剌部是世代姻亲,弘吉剌部受到元朝皇室的特殊礼遇,享有很多特权。例如:在其封地内,可兴筑城郭,任命官吏、管理军队和百姓。据此,弘吉剌部长先后建筑了应昌路(即鲁王城)和全宁路(故城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分别作为夏季和冬季的住所。弘吉剌部于公元1270年(至元七年)建应昌城,其后,至少有4位首领被封为鲁王。因此,又称应昌城为鲁王城。公元1368年,元惠宗退出大都,先至上都,次年又退至应昌府,仍然继续奉元朝正朔,史称“北元”。1370年,元惠宗病逝于应昌,其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改元宣光。1372年,明军攻入应昌,在明军打击下,北元势力只得远退至漠北,应昌城终于废弃。 据实测,该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50米。在东、南、西三面城墙中部开设城门。城内发现有“应昌路新建儒学记”碑额,应昌路总管府遗址,鲁王府遗址等。鲁王府内设王傅,负责日常管理,元代张应瑞碑和竹温台碑,记载了鲁王的许多情况。据《元史》所载,应昌府总计有官署40余个,官员共700余人,其规模很大;同时应昌也是屏藩元朝中央政府的东部重镇,地位十分重要。 鲁王城兴筑在达里诺尔湖西南的平滩上,这里水草丰美,河流纵横,是优良的牧场和农业区。元人杨允孚有《咏应昌城》,诗云:“东城无树西起风,百折河流绕塞通。河上驱车应昌府,月明偏照鲁王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