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为何重用毫无背景的赵匡胤?(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51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这也是一个军阀时代特殊的产物,似乎古今中外的军阀时代都逃脱不了这个历史规律。军队利用其权力,经常收取金钱,以提供支持作为回报。统治者们就通过这种依靠军事后盾的方式登上了宝座,同样,一旦这种支持被撤回,他们就只好垮台。罗马皇帝的即位,先是近卫军同意,然后全军代表同意,最后给元老院写信要求皇帝的一系列头衔,元老院批准。不走这样的程序,不可能做稳,当然有了这些也很多被军队抛弃。五代的皇帝,跟罗马皇帝的处境一样尴尬。只有禁军和地方藩镇的一直支持,才能保证皇位的巩固。反之,帝位有虞,性命可忧。 失去约束的军队,热衷于参与帝位更替,每一次帝位更替都会使军队得到钱财,装满腰包,对军饷、奖赏的渴望超过了对敌人作战的热情。利欲熏心的军人蜕变为不逞之徒,作为政治工具的军队,把介入、参与国家政治简约为对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追求。 为了让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们开心,也就是要取得他们的支持。皇帝可谓尽心戮力,殚精竭虑。但是,皇帝们犒劳的哪点军饷,根本不能满足已经雇佣军化的军阀们的贪婪。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与其卖命的成本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因为,跟谁干,不都是干?拼死来拿一笔钱,不如保命去拿多笔钱! 对于国家和君主而言,这样的军队几乎毫无作用。因为,他们只看重自己的私利,而毫无信仰和纪律可言,并且时刻怀有异心和野心。在内部则耀武扬威,在敌人面前则怯懦如鸡。在大小军阀们的计算程序中,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理由,能保证使他们走上战场之后,愿意为国家、人民和君主牺牲生命。同样,军阀化的大将,对于统治秩序和王朝稳固,也毫无益处。如果他们是能干的,你就不能信任他们,因为,他们总是渴求自我扩张,实现更大的欲望。因此,不是压迫自己的主人,甚至取而代之,就是违反君主的意志和王朝秩序,去压迫他人。反之,如果这些家伙是无能的,他们往往会把君主暴露于强敌之前,任其毁灭。好在新的主子面前,贡献一份大礼物。 整个五代历史中,卖主求荣与谋朝篡位,几乎就是军阀政治的硬币之两面,非此即彼。而且,只要条件变化,它们还会相互转换。卖主求荣者一旦大权在握,并且具备了左右局面的能力,就会产生将组织据为己有的冲动,最终演变为谋朝篡位;而谋朝篡位者则在不具备左右局面的能力时,便会无视王朝的安危存亡,只图一己私利的满足,最终演变成为卖主求荣。换而言之,在对国家的基本责任感和使命感沦丧之下,狭隘利己主义的冲动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庸人会成为卖主求荣者,而能人则会成为谋朝篡位者。 对于这些危害,周世宗都亲眼见证、亲身经历过,又怎能不了然于胸呢? 军队是政权的支柱,也是国家安定的保证。稳定了军队就等于稳定了国家,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周世宗深谙其中的道理,对军队非常重视。高平之战后回师东京,周世宗并不满足于高平诛将和禁军将领大换血带来的成果。从七月开始,周世宗就开始盘算着军制改革的问题,他要对禁军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实现对军队的垂直控制。同时,削弱地方藩镇势力。 可是,如何发起军制改革,从哪里入手,怎么改革,用什么人主持改革?怎样才能最低限度的减少阻力……这些都是几个月来,困扰周世宗思绪的具体问题。 显德元年(西历954年)十月十八日,开封城郊校场内,旌旗招展、刀枪耀目。侍卫亲军马步军、殿前军系统在京的驻屯大军列阵森严,等待着后周君臣文武的检阅。 周世宗戎服佩剑,在一队身穿重铠,手持豹尾枪的殿前司班直护卫下,器宇轩昂地登上讲武台。只见,台上令旗挥动,校场内顿时杀声震天、刀枪铿锵。数万将士,按照马步弓弩等兵种,依次演练行军、布阵、攻防等军事技术。特别是高平归来的殿前军,不但士气高昂,在操演中,枪阵如密林,刀疾似霹雳,马鸣风萧萧,锋镝穿长空,处处表现出一种咄咄逼人的尚武精神。 校阅完毕,周世宗随之召开会议,与文武重臣集议军制改革事宜。皇帝依然是那种雷厉风行的态度,说话很少客套,永远是直奔主题。 “大家知道,多少年来,禁军的将士中,年轻力壮的和老迈年高的相互掺杂,几乎是一半对一半。父子、兄弟同在军中吃粮当兵,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样固然有袍泽恩谊的好处,可是也滋长了宽大无边的人情主义!结果,英勇善战的,不能脱颖而出;懦弱畏战的,不能加以淘汰。整支军队的战斗力,就十分堪忧了。今年春上,朕率军在高平,与刘崇和蕃军打了个遭遇战。当时,军中便有不少不听号令、临阵不前和畏战退缩的事件发生。要不是朕亲自率领殿前诸班顶上去,恐怕就没有机会,今天跟大家评点积弊了!” 说到这里,高平之战的英雄们,也纷纷站起来,从当事人的角度,讲述高平诛将事件的来龙去脉,痛斥樊爱能、何徽等人临阵脱逃的罪行,以及军中积弊的种种危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