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紧逼北宋岌岌可危 宋徽宗无奈出罪己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1:11:29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北宋的第八代领导人宋徽宗(1082~1135年)是个成就不俗的艺术家,却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在位时间达四分之一世纪,不能算短,可大宋王朝在他的治理下越走越糟,以致迈向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不归路。北方的金人则得寸进尺,步步紧逼,金戈铁马,兵临东京(开封)城下。 眼看国家要在自己手里玩儿完,宋徽宗痛心疾首,抓耳挠腮,万般无奈之下,他祭出了很失面子很不情愿的最后一招--“罪己诏”。 中国历史上,皇帝出于各种目的颁发的公开谴责自己的诏书称罪己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皇帝的检讨书。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历来皇帝最习惯的是前者--罪人,因为他是至高无上的天子,谁都没有的权力,他都有;而自我批评--罪己,皇帝一般是想不起来也不会用的,因为那都是别人的专利。但皇帝也有“二般”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非常时刻,就只有采取非常手段,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向自己开刀了。汉武帝、唐德宗都曾有过这方面的精彩表演,尽管不能排除其中的作秀成分,但毕竟有失体面需要勇气,不是个个天子都做得来的。眼下,宋徽宗决心学习前辈好榜样,秀一把宋朝天子勇于“自我批评”的个性风采。 1125年岁末,宋徽宗正式向国民颁布自己的“检讨书”,在这份罪己诏中,宋徽宗对自己执政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了深刻反思:“朕承祖宗恩德,置于士民之上,已经二十余年。虽兢兢业业,仍过失不断,是我禀赋不高之故。多年来言路闭塞,导致小人得志,贤良之士遭陷贬谪,奸邪掌权,朝政紊乱,痼疾日久。而重赋夺尽百姓之财,戍役夺尽兵士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灾异屡现,而朕不觉悟;民怨载道,而朕却不知。追思所有的过错,悔之何及!” 看得出来,宋徽宗这回还真的有点放下老脸的意思,这份痛陈己过的“检讨书”,态度不能说不诚恳,查摆问题不能说不到位,检讨过失也不能说不深刻。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吧。遗憾的是,宋徽宗的觉悟的确如他所说“悔之何及”,太迟了。北宋王朝已经衰败,衰败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一纸检讨已经救不了大宋的命。 好在宋徽宗还有自知之明,既然犯下如此大错,再赖在一把手岗位上,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了,于是很自觉很知趣地通过自我弹劾,顺利完成了政权的禅让交接,把位子让给了嫡长子赵桓。宋徽宗天真地想,自己虽老不中用了,但后生可畏啊,那就重整河山待后生吧,说不定这儿子争气,整出个人间奇迹也未可知啊。哪承想,这位继任者宋钦宗还不如他老爸,上台仅一年出头,竟然成了北宋王朝的终结者。 1127年,北宋太上皇宋徽宗和末代皇帝宋钦宗一同作为“靖康耻”的主角上了金人囚车,父子两帝并肩做俘虏,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奇闻。1135年,宋徽宗悲惨地客死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西北),21年后,宋钦宗也魂断北疆荒漠。 (许禾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