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回族清真寺


    回族清真寺不仅是宗教场所,而且也是政治、经济活动的场所。中国著名的回族清真寺有福建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杭州“真教寺”,北京牛街大清真寺等。
    
    回族清真寺作用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举办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讲坛,也是回族穆斯林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回族穆斯林的沐浴,每日五次礼拜,每星期五的主麻聚礼以及参加三大传统节日的会礼和其他宗教节日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阿訇平时还要在此给满拉授经讲学,给穆斯林群众讲“瓦尔兹”(戒劝),举行婚丧嫁娶、宰牲、“尔麦里”等有关活动,以此调节穆斯林的社会行为。
    回族清真寺的特点
    回族的清真寺素以“三堂合一”著称,即礼拜堂、经堂、沐浴堂。礼拜堂也称“上殿”,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和重要组成部分。上殿柱子以及墙壁上的经文和阿拉伯文楹联等,一般都是赞颂真主、穆圣和伊斯兰教,劝解穆斯林按伊斯兰教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礼拜堂西墙壁龛背向麦加,以示跪拜的方向。壁龛的右方有敏拜楼。凡穆斯林入礼拜堂必须洗大小净和脱鞋,非穆斯林一般不得入内。
    经堂也称厢房讲堂,建于礼拜堂殿下左右两侧,是阿訇看经、向满拉授经的地方。有些大的清真寺,招收满拉较多的,还建有经堂学校。沐浴堂,也称水堂子,内设洗大小净的小隔间,备有汤瓶、吊罐和热水,供穆斯林洗大小净用。
    回族清真寺的管理制度
    回族清真寺的管理有一套制度。公元十四世纪下半叶,便实行了“三掌教制”,即有一位掌教,专门掌管宣传教义,领拜说教,劝导教民;有一位阿訇,辅佐掌教执行教务,专司教学;还有一位乡老,专管清真寺的日常杂事。
    目前,清真寺的管理制度在有些地方已有所突破和改进。如西北地区所有的清真寺互不隶属,每个清真寺一般都有一名阿訇管事做主,招收满拉,开学讲经,处理本坊的宗教事务活动。有一位在回族穆斯林中德高望重的乡老主管收学粮以及组织干“尔麦里”等,做宗教活动中的事务工作。每个清真寺还有一位寺师傅,在沐浴堂烧水,斋月敲梆子,为众穆斯林服务。
    真寺的阿訇,由于所属教派和门宦不同,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有的阿訇由教主或教主继承人委任,多数是选聘制。聘任期为一年,一年满后群众拥护的可以连聘,不信任的可以解聘,另请高明。大的清真寺一般还成立了寺管委员会等组织机构,重大问题由寺管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目前,我国各地的回族清真寺有一万五千座左右,回族的这种地域文化也已经发展到全国,而且也有许多著名的回族清真寺,像是北京牛街清真寺、东四清真寺、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