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汉朝 >

铁血敢死队:汉帝国冲锋陷阵的精锐部队(7)

另据《汉官仪》所载:“高祖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也说明当时平原野战主要使用车骑部队。  
    直至景帝在位时,汉朝中央政府的精锐部队仍以车骑为主。见《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桓将军曰:“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人梁楚之郊,事败矣。”  
    有关汉初“陷陈”部队的具体史料记载很少,根据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当时用于冲锋陷阵的军队主要应由车兵和骑兵共同构成。
    3.汉武帝至东汉时期——以骑兵为主 
    随着中央集权力量的巩固壮大,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削弱,西汉王朝与匈奴的军事冲突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匈奴全用骑兵,能够长途、迅速地运动作战。汉朝的车骑混编部队则相形见绌,战车速度较慢且受地形限制,不如骑兵具备良好的机动性;作战时车辆的动员集结工作繁琐拖沓,骑兵则要简便迅捷得多;战车部队还无法出塞做远程、快速的进击。以上种种车兵的弊病,使与其混编的骑兵受到拖累,往往贻误战机。例如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十余万骑入塞,“杀北地都尉áng,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文帝)大发车骑往击胡。单于留塞内月余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屡次失败的教训,使西汉王朝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骑兵。汉文帝曾颁布“马复令”,鼓励百姓养马;汉景帝在西部、北部边郡设立“牧师苑”,饲养官马数十万匹。这些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马匹的繁殖增长,为大规模扩建骑兵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至汉武帝时,骑兵已然成为对匈奴作战的主力,一次能够出动数万骑、十万骑,甚至十余万骑,而笨重的战车则逐步退出了战争舞台。虽然军队还配备有车辆,但是以混编车骑作为精锐突击力量的做法基本上不复存在。从西汉武帝到东汉末年,军队主要是以步兵和骑兵混编作战,在多数情况下,由骑兵充当冲锋陷阵的主力。例如,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战斗屡获胜利,就和他拥有当时最强劲的骑兵——渔阳、上谷突骑,并多次用其攻破敌阵有关。其事可参见《后汉书》卷18《吴汉传》,卷19《耿yǎn@⑨传》,卷22《马武传》、《景丹传》,卷24《马援传》。再如东汉末年,各路军阀的精锐部队亦多是骑兵,如吕布之“陷陈营”,公孙瓒之“白马义从”“迸骑”,曹操之“虎豹骑”,在战斗中这些骑兵直突敌阵,摧枯拉朽。
    4.东汉三国的“陷陈”步兵  
    汉代的步兵由于装备了甲盾、利刃和强弩等武器,也具备了“陷陈”的能力。从史籍记载来看,东汉三国时期也出现了由单纯步兵兵种组成的“陷陈”部队,并能在对阵中屡屡获胜。例如昆阳之战中刘秀率领敢死者三千人冲破新莽敌阵;汉末界桥之战,“(袁)绍令麴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公孙瓒骑兵逼近时,“(麴)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回营”;三国孙吴有“丹杨锐卒刀盾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陈”;魏吴东兴之战,“(丁奉)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会(吕)据等至,魏军遂溃”;都是著名的战例。不过,骑兵行进速度快,冲击力强,适于野战,仍是这一时期“陷陈”部队的主力兵种。  
    五“陷陈士”的阵列部署和战术
    汉代自武帝以降,车兵退出主力兵种的位置,作战部队多是步骑混编(也有纯用步兵或骑兵的)。阵列之内的兵力部署,通常分为阵首(前锋)、中坚、殿后和两翼。在野战对阵厮杀时,“陷陈”部队的部署通常有两种: 
    甲、置于阵首 
    即对敌正面,作为前锋,承担冲阵和反冲阵的任务。例如前引昆阳之战中刘秀的敢死士,界桥之战中袁绍的八百先登,孙吴的丹杨锐卒刀盾五千等等。《通典》卷149引曹操《步战令》,也讲到其阵中兵力分为前、中、后三部,“前陷,阵骑次之,游骑在后”。“前陷”即部署在阵前、担负陷阵任务的部队。 
    乙、置于两翼 
    汉代骑兵通常布置在方阵两翼,以便发挥快速机动的特点,这是沿袭古时列阵将轻车锐骑置于两旁的习惯(注:参见《孙子兵法·行军篇》:“轻车先出居厕(侧)者,阵也。”《孙膑兵法·八阵》亦曰:“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左,一在于右,一在于后。”)。交战时往往也使用两翼骑兵作为“陷陈”部队,来突击敌阵。例如东汉建宁元年春,段@④领兵与先零羌战于逢义山,“虏兵盛,@④众恐。@④乃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因大呼,众皆应声腾赴,@④驰骑于旁,突而击之,虏众大溃,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卷65《段@④传》,p.2149)。再如界桥之战,“(公孙)瓒兵三万,列为方阵,分突骑万匹,翼军左右,其锋甚锐。绍先令麴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卷74《袁绍传》,p.2380)。均是此种战例。  汉代战争规模扩大,参战人数和兵种增加,以及作战地域扩展,促使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也发生了明显进步。其反映之一,就是“陷陈”战术复杂化,将领根据不同形势需要而采取各种战法。这个时期的“陷陈”战术,除使用简单的步骑纵队正面冲击之外,大致还包括以下几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