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伏波将军马援(2)
http://www.newdu.com 2025/01/26 10:01:37 海南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海南东方市旧名“感恩县”,那里有感恩河、感恩桥、感恩平原等诸多带“感恩”字眼的地名。古老的感恩大地,旷野、河流、泥土、泉水无不洋溢着感恩气息。 东方市十所村有汉马伏波井,其井泉被称为“感恩第一甘泉”。郭沫若曾考证该井并赋诗“水泉清冽异江灌,古井犹传马伏波”。千年古井所传颂的是马援在边城被践踏、百姓被蹂躏的危急关头,“宁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葬”的锵锵誓言。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武威将军刘尚征武陵五溪全军覆没。其时,马援年逾花甲,须发如雪,披挂上马,威风凛凛,被刘秀赞为“矍铄翁”,并率部出征。行前诀别家人,马援说:“吾受朝廷厚恩,年岁渐高,常恐不能以身报国,今日如愿,了无遗憾。” 这次出征,初战告捷,进军壶头,遭逢瘴气,不少军士死于瘟疫,马援也一病不起。东汉建武二十五年,西南边陲将星殒落。为了汉家边疆安宁,为了南越百姓安定,马援实践了他“马革裹尸”的豪迈誓言。可是,功臣蒙冤受谤,爵位被削,祸及子女。 为什么蒙此不白之冤?原因虽然很复杂,但导火线却是那封流传千古的《戒兄子严、敦书》。原来,两个侄子少不更事,马援告诫说:你们学龙伯高,即使学不好,仍不失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学杜季良,如果学不好,就会成为“轻薄之人”,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想不到悄悄说的心里话,却成为仇家攻击的口实。 相传,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被封为“马服君”的名将赵奢,故子孙后代以马为姓。马援秉承祖技,善于相马、相人,但不善于相家、相己,竟然不幸罹难。幸好,天道公平,人道公平,百姓公平,历史终于还马援以清白、公道。 两岸香酒同祭伏波 北宋年间,海北已建起伏波将军庙。明末,海口大英山也有海北伏波庙。初听好纳闷,以为是海南海北,张冠李戴。无独有偶,海口白沙坊现存伏波庙也叫做海北伏波庙,且所供奉的“西汉邳离侯路博德”和“东汉新息侯马援”,与雷州伏波庙一模一样。 为什么海南伏波庙竟冠以“海北”二字?其实,海北海南,地理相近,音声相和,习俗相同,直到海南建省前,两地属同一行政区域,除某个历史阶段属于湖广行省或广西行省管辖外,大多属于广东。元至元年间(1264~1294),先后设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都元帅府和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其治所在广东雷州,时称“雷州路”,后分设“琼州路”,分别隶属湖广行省和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范围包括雷州、化州、高州、钦州、廉州等5路和乾宁军民安抚司,而乾宁军民安抚司治所就在海口府城。此外,海北海南道还管辖南宁军(今儋州市)、万安军(今万宁市)、吉阳军(今三亚市),其辖境包括环北部湾地区。 《伏波庙碑阴记》曰:正庙新息马侯,别庙邳离路侯。《后汉书·马援传》和《资治通鉴》等史书对马援“平定西羌,远征交趾,驻军边塞,平乱武陵”,褒誉有加。其《戒兄子严、敦书》发人深省,而“马革裹尸”更是气壮山河。 马援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是颇有建树的实干家、哲学家。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地方安定,社会文明”,马援奋斗终生,功昭日月,其精神影响,旷古绝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未尝一败的韩信(7)
- 下一篇:南昌城的创筑者:灌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