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汉朝 >

赵 括:揭开史上最深度的潜伏——汉灭南越之谜(2)


    再说大汉朝廷派来的特使安国少季,不仅身份特殊,而且此番前来的举动也很特殊,他不像以往汉朝来使那样轻车简从,宣谕朝廷意旨了事,而是带来一个专班,文有能言善辩的谏大夫终军等文官辅佐,武有勇士魏臣等武官扈从。同时还有配套行动专案,汉武帝派遣卫尉路博德率大军进驻五岭要塞桂阳,随时与安国少季互通讯息。
    这一切迹象表明,汉朝方面此次对南越国彻底归附志在必得,并且充满信心。为什么这么有信心,是不是因己方的潜伏者已经掌控了那里的局面?如果是,那么这个潜伏者就一定是樛氏,而不会有第二个人。
    本人作此推断可不是异想天开,使用间谍卧底在中国古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孙子兵法》中就专门撰有《用间篇》,而实际案例也不少见,最有名的当属战国时期成功打入敌国决策最高层的国际超级大间谍苏秦,以及成功诱使秦国将战力转投为生产力的韩国技术特工郑国。
    《孙子兵法·用间篇》说:“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综合以上种种迹象分析推断,樛氏就是借助利用赵婴齐而成功打入南越国核心内部的汉朝超级大间谍。
    下面再继续分析安国少季其人。
    安国少季的身份之谜
    关于安国少季的身份,《史记》、《汉书》只含糊其辞地记载为使者,没有其他信息,但是我们从他的随从副手终军的情况来分析,他绝对是一个重量级的角色。
    终军在西汉历史上是一个几乎可以和贾谊相提并论的少年天才。贾谊十八岁即有才名,二十余岁即被汉文帝召为博士(顾问官性质,负责议论及礼仪,后兼任教授经学),不到一年即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这一官职地位在汉代高层三公九卿之下,属于第三层级,职责为主管言论建议,大致相当于今天台湾的新闻局长)。
    而终军十八岁即被选为博士弟子(太学博士研究生),旋即因上书谈论国事被汉武帝看中,任命为谒者给事中(类似于皇家传达兼接待科长,负责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五年后,终军主动请求出使匈奴。回来后,汉武帝下诏向他询问一些占卜鬼画符的问题——“问画吉凶之状”,终军的回答让汉武帝很感冒,提拔他为谏大夫(掌管议论,但层级比贾谊低了一级)。
    这次出使南越国,终军又是主动请求参加的,他满怀豪情地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由此创造了一个成语——“主动请缨”。
    再说安国少季,有终军这样身份的人做他副手,他又该是何等官职呢?
    我们再看路博德的身份,统兵主帅只是临时性的任命,他的实际官职是卫尉。卫尉是汉代九卿之一,属于朝廷高层官员第二层级。《汉书·百官公卿表》对该职位如是描述:“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复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丞。卫士三丞。又诸屯卫候、司马二十二官皆属焉。”
    这说明卫尉是皇帝直属重要武官,负责皇室外围的安全保卫,可谓是皇帝的重要亲信。这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卫尉的下属官员里有主管情报工作的重要角色——“卫候”。
    “候”古文作“矦”,其本义是:守望,侦察。在中国古代官职中,凡是带“候”字的几乎都是主管情报工作的,像候正、候奄、斥候、候长等等都是,卫候也概莫能外。
    古今中外有一个通例,情报系统的官员一般级别都不会太高。像“卫候”直属于卫尉,属于朝廷官员第三层级,级别已经不低了,大致相当于今天美国的中央情报局长或联邦调查局长。
    作为情报官员,身份一般都是能隐则隐,不宜公开。因此,我们综合路博德、终军的身份,以及安国少季的特殊使命和模糊身份,可以推断他的真实身份极可能就是“卫候” ——隶属于路博德,而领导终军。
    从人员战略配置的角度来看,以卫尉作为统兵主帅驻在外围总负责,派卫尉下属的情报高官卫候以使臣身份率领专班到南越,与潜伏在那里的情报人员取得联系,开展工作,并随时向总负责通报情况,这也是很合理的配置。可以说,这种人员战略配置在近现代的国际战争,以及冷战当中比比皆是。
    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以卫候身份出使外国,并圆满完成任务,从而名留青史的显赫人物——冯奉世。(事迹见《汉书·冯奉世传》)
    可以想见,如果安国少季后来不是任务失败,而是圆满完成任务,他的身份也会公开而留诸青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