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藏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


    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民族文化的“活化石”。17世纪时,藏戏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后经过很多民间艺人的加工、充实、丰富和提高,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藏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同时,藏戏的剧本也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应用格言、谣谚和成语,甚至还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华。
    
    藏戏的演出一般是广场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时,化妆较简单,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指,没有复杂的脸谱。 藏戏乐器简单。打击乐只有一鼓一钹,演出时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观众介绍剧情发展情况。剧中人道白很少,演员专心致志地吟唱,由于广场演出,演员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显示出粗犷有力的性格。后台一般有帮腔,形式与川剧差不多。藏戏唱腔很多,大致分为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叫"觉仁",腔调的变换,细致地表达了剧中人物的感情,入微地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痛苦忧愁的悲调,藏语称"觉鲁";表现叙述的短调,藏语称"党统"等等。
    藏戏面具
    面具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一般认为,蓝面具戏是在公元14世纪由著名的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所创造的。此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八大剧目,即《赤梅贡丹》、《诺桑法王》、《白玛文巴》、《苏吉尼玛》、《朗萨雯波》、《文成公主》、《卓瓦桑姆》、《琼顿玉顿珠》。
    藏戏音乐主要以唱腔的形式进行,一鼓一钹乐器来担任伴奏。藏戏唱腔,可称得上是藏族声乐艺术的典范,由于其节奏之悠长、节拍之松散、音调之高亢,“枕固”(类似于颤音)技巧的频繁使用等特点,在世界音乐领域中独树一帜,独具风格,独蕴魅力。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