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荆州花鼓戏的魅力:滋味好韵味长

许世一 
    【知新】
    前不久回老家,正赶上湖北荆州花鼓剧团下乡演出。戏台搭在村头的大堤旁,锣声一响,万人空巷,戏场里人头攒动。既有老戏,又有自编自演的新节目,原汁原味,丰富多彩,就像一坛陈年老酒,滋味好,韵味也长。直到落幕,人们还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地慢慢散去。
    【揽旧】 
    荆州花鼓原名“天沔花鼓”,顾名思义,它起源于旧时的湖北省天门和沔阳一带,后来流传到监利、潜江、洪湖、荆门等地,有近百年的历史。
    荆州花鼓是真正属于乡村的,尤其是“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的那些荒凉僻远的乡村,花鼓戏在这一带的民歌和小曲中发展起来。起初,是这一方水土的穷苦人在灾荒之年“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儿咚咚,锣儿锵锵,含着眼泪去卖唱”的一种简单形式,年复一年地唱,唱到全国各地,唱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中,唱成了一个剧种。江汉平原的阳光雨露滋养了这个地方剧种,卖唱小曲逐渐发展成了在农村“草台”上演出的大戏,继而走进城镇,成了城市舞台上的“天沔花鼓”。上世纪80年代初,“天沔花鼓”更名为“荆州花鼓”,并以崭新的姿态与银幕、荧屏和广播接轨。带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荆州花鼓戏艺术片《站花墙》从“花墙”上“站”到了全国电影观众的面前。
    高腔、悲腔、四平腔、沂水腔、打锣腔等五大唱腔;十枝梅、思凡、卖棉纱、绣荷包、掐菜苔等60多种小曲,腔腔调调富有浓郁的乡情和野趣,由不得人不听。花鼓戏是水乡独特的文化风景。那时县里有花鼓戏团,区里有戏班,甚至连生产大队也有草台班子,特别是春耕前或秋收后,彼此交叉着演出。每到一地,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观看,扶老携幼,黑压压一片,热闹非凡,像过节一样。那时的我对家乡花鼓戏情有独钟,简直是个“小戏迷”。生产大队的戏班开赴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抄剧本、学唱词,那些戏剧情很动人,台词很精练很美,至今我还能背唱几段。
    荆州花鼓既属于老一辈人,也属于年轻一代。在江汉平原上,放牛、犁地的老人总会时不时地哼唱,插秧、割麦的青年男女更是有腔有板地唱。沈三、赛云霞、鲁美姣、胡新中、李春华、肖作彪、胡想美……这成串的名字成了这方水土的人仰慕的“戏星”。过去就流传过这么一句笑话:“病了不吃药(方言念‘哟’),只听沈三的哟哎哟”。赛云霞的一出《斩经堂》则简直让人醉到心坎里;胡新中的《站花墙》又叫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痴迷;还有包公那一声声高亢铿锵的高唱,秦香莲那一声声凄凉的悲调,或悲或喜或壮烈,一个个古老传奇的故事,或一出出久远而浪漫的折子戏,就鲜活呈现在舞台上,也是人生生动的写照。经历了风雨浮沉的人是能真正体味的。戏台上生旦净丑画着脸谱,演出人间的尊贵卑贱,忠烈奸邪,儿女情长,悲欢离合。台下的观众随之心驰神往,触景生情,或嬉笑怒骂,或悲喜交加,戏活泼着,人活泼着,人生的滋味没有单调的时候。
    如今,时代发展了,家家都有电视机,文化娱乐的选择方式也多了起来,但这扎根在人们心里的戏仍有无穷魅力。地方戏曲,就是每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对我来说,荆州花鼓戏似江汉平原上的一条河,一年四季流淌激动人心的音符,这音符让蛰伏心头的真情盛开,让隐藏心头的痛苦化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