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吹笙起舞——拉祜族之乐


    拉祜人民喜歌爱舞,世世代代都把歌舞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和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拉祜族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普遍流传的有芦笙舞、跳歌、摆舞三大舞种,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芦笙舞。
    
    芦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在节日集会或有的祭祀活动时,均跳此舞。拉祜族与同属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样,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的象征。芦笙舞的动作除有少数为祭祀活动时的特有动作外,绝大部分是表现生产生活和模拟动物生活的,其过程非常详尽。
    正月初二开始,寂静的拉祜山寨便热闹起来。午饭过后,盛装的拉祜男女老幼纷纷汇聚到寨子中央空场上。人们在舞蹈场恭恭敬敬摆放篾箩,敬上祭神祭祖的糯米粑粑、蜡、酒等供品和祈福的籽种、泥土。庄重而简短的仪式过后,娴熟的芦笙手、三弦手吹奏起古老动听的曲调,男子依次围成里圈,女子围在外圈,大家“连袂而歌,踏地为节”,按逆时针方向边舞边唱。舞蹈以足踏动作为主,有点玉米歌、栽秧歌、收获歌、三脚歌、合脚歌、缩脚歌、阉鸡摆尾歌、斑鸠拾谷子歌、拉藤歌等,表现劳动狩猎场景或模拟禽兽动作,格调古朴,动作热情洒脱或诙谐有趣。在拉祜民间有“听得芦笙响,脚底板发痒”的说法。跳笙结束后,人们纷纷抓取一把经过跳笙的籽种或泥土带回家播种,认为来年必能获得丰收。
    拉祜族认为,芦笙是人类最早创造出来的一种乐器。在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天神厄莎用葫芦孕育出第一代人类—扎迪和娜迪。扎迪和娜迪长大后,扎迪拿来金竹做响篾,响篾送给娜迪弹。他又砍来最好的泡竹,找来最好的葫芦,找到了蜂蜡和槽树,做出了人间第一只芦笙。
    吹笙起舞,在清代地方史志中已频频出现,如道光《云南通志》载:“倮黑聚时,亲戚会饮,吹笙为乐。”《威远厅志》:“倮黑性耿直,男女杂聚,携手成圈,吹笙跳舞。”直到今天拉祜族还保留着舞蹈早期“围圈”、“携手”、“顿足”的特色。
    拉祜族崇敬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象征,“没有成熟的葫芦,就没有拉祜的望歌”(民间歌谣);拉祜人认为芦笙吹出的声音能与天神通话,能使人们闻声相聚;人们跳起芦笙舞,可以超越时空,与神同乐并得到神的庇佑。
    跳芦笙舞不仅能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而且充满民族团聚的欢乐,增强民族的信心和力量。拉祜族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分布的澜沧江以西地区都跳芦笙舞。芦笙舞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拉祜族社会变迁的过程,不失为拉祜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朵奇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