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祭祀——祭龙摩爷
http://www.newdu.com 2025/01/09 01:01:44 新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祭师(左二)和剽牛手(左一)准备“牺牲”的贡品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准备送往“龙摩爷”的新“牺牲”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挂满牛头的“龙摩爷”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主持仪式的佤族祭师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全球拥有约100万人,中国境内有35万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是一个始终注重保持自己独特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来自它的悠远与神秘。在佤族文化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祭龙摩爷、做鬼,就是其中的重要活动。 龙摩爷(佤语意为众神灵居所),是每一个佤族部落都有的存放供奉人头、祭拜神灵的神山鬼树林。1958年国家禁止猎人头后,佤族才用另一供奉物——牛头代替人头。位于云南省西盟县新县城龙潭湖上方的龙摩爷圣地,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存放了三千多个牛头。每逢重大节庆日,阿佤人都要到龙摩爷圣地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山寨平安、五谷丰登、日子和顺。 祭祀时,由一名魔巴带领象脚鼓手、锣鼓手各四名在前面领路,参与祭拜的数名人员手抬芭蕉、甘蔗、茶叶、谷子、小红米、公鸡、猪头、苞谷等祭品跟随其后,到龙摩爷圣地摆放好祭品,怀着无比虔诚的心肃立在祭祀台前。魔巴根据需要祭祀的内容念祭祀咒语,杀鸡祭祀,祈求神灵庇护,并为参加祭祀的人员发放用于祁福的麻线,让参祭人员许上自己的心愿后,将麻线挂在牛头桩上。之后,魔巴抓起祭祀过神灵的米、茶等撒向牛头、宾客,以示吉祥。谁身上落的米、茶越多,谁得到的福气就越多。祭拜结束后,魔巴为参祭的宾客拴线并敬水酒,以示幸福、吉祥、平安。 “龙摩爷圣地”的来源与传说 佤族是一个勇敢智慧、纯朴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它的社会发展历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和传说,其中“龙摩爷圣地”的来源与传说是佤族民间流传中最为广泛的传说之一。 在佤族社会里,木鼓、司岗里、牛头是佤族最直接的崇拜物。这里,我主要讲一讲关于“龙摩爷圣地”的来源与传说,用四个小故事来说明。 山洪爆发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山洪突然爆发,所有的村寨都被洪水冲走了,绝大多数动植物都在山洪中被淹没而死去了,唯有安木拐(佤族的女始祖)、水牛、大象、小米雀、小红米、谷子、芭蕉、韭菜、野茶、竹子、茅草等在这次洪水中幸存。它们在洪水中四处漂流着,最后漂到了公明山上,并在公明山定居下来。一天,安木拐不小心掉进了洪水中,水牛奋不顾身跳进洪水里把安木拐从洪水里救上出来。从此,安木拐与水牛结成了好朋友,不论遇到困难和问题都能相互帮助。 老虎、水牛和安木拐的故事 有一天安木拐与水牛路过一片原始森林,前面突然跳出一只老虎,冲向安木拐和水牛,聪明灵巧的安木拐立刻爬到了水牛的背上。老虎看到水牛长而尖尖的角,不敢冒然进攻,便问水牛:“朋友,你这长角是带着干什么的?”水牛回答:“这是我专门用来刺穿肚皮的(水牛用比较含蓄的语言回答了老虎)。”老虎沉思了片刻,明白了水牛的言外之意,觉察到形势不妙,就跑掉了。老虎在逃窜中又遇到了黄牛,老虎问黄牛:“朋友,你这长角带着干什么?”黄牛不象水牛那样含蓄。黄牛直言道:“用来刺老虎肚子的。”老虎听后,十分愤怒并与黄牛进行了搏斗,最后把黄牛咬死并吃掉了。水牛一番灵巧的话语保护了安木拐和自己的生命,从此,水牛与安木拐相互帮助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安木拐协调组织动植物第一次大集会的故事 传说中,由于金子、银子与小红米、谷子发生了矛盾,并把小红米、谷子赶跑了。安木拐的心地十分善良,为了把在洪水中幸存的东西集中起来,加强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决定举行动植物大集会,并选举头领让它来主宰这个世界。安木拐带着水牛、大象四处奔波,从公明山来到“雅永”(佤语:意为龙王)那里,龙王正在认认真真地书写着洪水爆发的记录;后又到植物之王那里,询问有何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这些地方都说没有任何困难和问题。安木拐他们又来到了“安驾”(佤语:意为骆驼山)问了同样的问题。骆驼山对安木拐回答:“我一无所有,请你借给我穿一下你的衣服?”当安木拐准备把衣服脱给了骆驼山时,水牛对安木拐说:“走那么多路程,我也非常热,把我的衣服给骆驼山吧!”水牛把自己的衣服献给了骆驼山。 安木拐带着水牛、大象走到了莫美大寨(西盟县莫窝乡)。这里,在洪水中所有的幸存的动植物,如:小米雀、芭蕉、韭菜、野茶、竹子、茅草等都等待着这次盛大集会的开始。由大象主持集会。在这次集会中,安木拐对生物界的生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对协调各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家一致推选安木拐作为主宰世界的首领。老虎参加集会迟到了,又看见水牛在场只好守在路口偷听集会内容。参加集会的各种动植物都纷纷显示各自本领,争先恐后为人类作贡献。其中:小红米、谷子、芭蕉、韭菜、野茶等都要求安木拐(人类)把它们作为食物。水牛说:“我有的是力,我把力量贡献给人类,其次我的肉可以作为食物供人类享用。”在这次集会中,由于水牛对安木拐(人类)的贡献较大,被大家推选为安木拐(人类)的助手。 安木拐协调组织动植物第二次大集会的故事 传说中,人类的圣母“妈侬”去世后(在今西盟县岳宋乡曼亨丫口),其子安木拐为了纪念她对人类的贡献,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安木拐与水牛之间的比赛。安木拐与水牛相互请对方提出比赛条件。最后,由水牛先提出比赛条件。水牛愚蠢地认为在平路上容易拉屎,爬山不容易拉。水牛对安木拐提出:爬山比赛,看谁先累得拉出屎来,谁就为失败者。当刚爬到半山腰时,水牛的屎就哗啦啦地掉下来,水牛失败了。在集会的总结上,水牛与人类(安木拐)结为好友,水牛把自己作为丰厚的礼物全部献给了人类(安木拐),从此人类(安木拐)可以任意宰杀水牛并作为食物,但是水牛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水牛的头必须作为供品珍藏起来。人类(安木拐)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和发扬她的丰功伟绩,就把水牛作为最珍贵的物品赠给了她。 后来,由于水牛与人类(佤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水牛在生产生活中给予人类(佤族)较大贡献。于是佤族就把水牛当作了自己的吉祥物,去崇拜它。由于水牛的价格比较昂贵,绝大多数人家都没有能力购买,更谈不上举行镖牛活动了。所以,牛头就成了财富的象征。当举行重大活动时或者当部落与部落之间解决矛盾和纠纷时,就把水牛作为庆祝活动最好的吉祥物,都要举行盛大的镖牛活动,并请村寨里比较有威望的头人,选好供奉水牛头的地方,把水牛的头好好地保存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龙摩爷”(佤语:意为供奉牛头的圣地) 解放后,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佤族把牛头存放在家里,作为珍藏品。把牛头存放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家族或家庭财富多少的标准,牛头存放多的人家就是最富有的。除此之外,牛头还是佤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招财进宝的良好祝愿,是民族团结、和平共处的象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