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相声典籍之《相声溯源》

本书是追溯相声历史沿革流变的一部著作,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唯一一部关于相声史论的书籍。全书共四章,分别为相声的“说”和“说话”、相声的“学”和“像生”、相声的“逗”和“参军”、相声的“唱”和戏曲,即按照相声艺术的四类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学、逗、唱”四门功课进行逐一论述。最后附有主要参考书目。 
    第一章由笑话谈起。作者认为笑话是“说”的构成基因,一些成语故事,如《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均与民间笑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来又有《笑林》、《笑苑》等文人编撰的笑话书。在梳理历史后,具体谈及传统相声,就谈到了“八大棍儿”和小笑话,像《属牛》源于《笑府》,《怯跟班》源于《笑林》。其次,作者认为“说话”是“说”的形成界标,唐宋时期的说话艺术和“俗讲”、“变文”等寺院讲唱文学中的故事性为后世相声,尤其是单口相声所借鉴,蔚为传统。接着谈及的是语言文字游戏,作者将其归结为“说”的补充手段。像《灯谜》中的“摊煎饼(鸡蛋)”出于《类说》中的《启颜录》等,皆是如此。
    第二章谈“学”。作者首先讲到的是口技,认为口技反映了“学”的曲折演变过程。由《史记•孟尝君列传》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再到《百戏竹枝词》、《扬州画舫录》,关于口技的描述比比皆是,而转入相声,作者并未提及著名艺人汤金澄等的表演技巧,仅是一笔带过。至于《当行论》中的“写——”,作者认为是一种摹拟进入的境界,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仿学,从而成为“学”的真谛。接着,作者谈到的是“像生”——“学”的历史线索和“乔”——“学”的特殊方式。
    第三章由“逗”的早期形式——“俳优”,即古代演滑稽戏的艺人说起,继而讲到“参军”——“逗”的完成形式和宋“滑稽戏”。这一章是以历史的沿革分析阐述“逗”这种相声的重要艺术特征,即所谓“抓哏逗趣”。例如《三近视》中的看匾、《文章会》中的“诸葛武侯”、《戏剧杂谈》中的赵云亮相,都是语言夸张和表演夸张的典型体现。
    第四章说“唱”。“优歌”是“唱”的可溯之源,“参军戏”中亦有很多“唱”的成分。而太平歌词则是相声本功的“唱”,像用“怯快书”曲调演唱的“门柳儿”,完全显现“撂地”特色,其表现手段与相声无异,有铺平垫稳,有底包袱儿。再有,就是以“白沙撒字”为表演方式,边撒边唱。本节对于太平歌词,作者着墨较多,对其分类和演唱均有一定的阐述;然而,对于数来宝——这种半说半唱的形式的介绍,却明显着墨不够。最后一节是“学唱”——相声的“唱”的精髓。或许作者中有侯宝林先生,这一节的论述明显多了一些实际表演技巧,如对《戏剧与方言》、《关公战秦琼》、《空城计》、《改行》、《戏剧杂谈》、《三棒鼓》等作品的分析,而这些段子恰恰都是侯先生的拿手曲目。相反,对于《树没叶》,却认为是拿伦理关系开玩笑,认为是不可取的。
    囿于篇幅所限,对《相声溯源》这本书的介绍到此即告一段落。这本书作为文革后的第一部关于研讨相声史论的著作,在曲艺史上必将占据一席之地,尽管缺乏缜密精当的理论阐述,但以“说、学、逗、唱”为纲,对相声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进行梳理,已是开辟先河之举,值得肯定。四位作者中,既有相声名家,也有大学教授,加之吴晓铃、任半塘等前辈学者的帮助,使本书的理论成色大大加深。因此,综上所述,本书亦是相声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