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说说老物件:补袜板儿


    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上,展品中有当年警卫员为周恩来总理补袜子用的一个补袜板儿。这个补袜板儿经历了战争年代,从西柏坡带到了北京中南海,一直用到周总理逝世。一个国家的总理还要穿补过的袜子,参观者无不对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作风充满了敬意。而很多年轻人没有见过这种补袜板儿,感到新鲜和好奇。
    补袜板儿的构造像一个木制的鞋型,底板如鞋底样,前有月牙形木包头,后有半月形木高跟,前低后高,之间用一根木条相连。把要补的袜子套在补袜板儿上,穿针引线非常方便,能使袜子补得平展舒适。衣帽鞋袜是男女老幼、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装束。裹在鞋内、踩在脚下的袜子是最易破损的了。因此,补袜子也就成为人们日常的针线活。补袜板儿基本上是家家必备。人类自从有了穿鞋的历史,与之相配套的袜子也就诞生了。在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中,就曾出土了两双用绢缝制的夹袜子。可见,中国袜子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了。补袜板儿的历史肯定也很悠久了。
    古时称袜子为“足衣”、“足袋”,都是用棉布或绢缝制。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劳动人民大多还是穿棉布缝制的袜子。人们把棉线织的袜子叫“洋袜子”。棉线袜子透气性好,穿着舒服,但是不耐磨,没有棉布袜子结实。而且价格不菲,一双棉线袜子的价格一元钱左右,一般人穿不起。
    许多妇女把缝制布袜子和补袜子不仅仅看做是单纯的针线活,而是用来表达情感和显露“女红”手艺的机会。特别是在农村,不管是生人熟客来串门,都是脱鞋上炕盘腿而坐,袜子自然就暴露无遗,从袜子上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女红”手艺。所以,心灵手巧的妇女,把袜子缝补得像工艺品一样精致,又结实又美观,而受到人们的称赞。
    如今又见补袜板儿,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不由回忆起那曾经补袜子的岁月。1958年,我进工厂当学徒工,就住在郊区工厂的集体宿舍里,一住十多年。集体宿舍住的是清一色的光棍汉,大多数人都没摸过针线活。有的人袜子破了就破着穿。有家近的人,就等着休息日带回家去补。还有人“发明”了用橡皮膏粘破洞,在深色袜子上粘上白橡皮膏,实为奇观。总这样对付也不是长法儿,我就买了一个补袜板儿,自己学着补袜子。开始补袜子,笨手笨脚地比操作机床还费劲。后来,熟能生巧,补袜子的技术大有提高。我这个补袜板儿,常常被工友们借用,基本上成了集体宿舍的公产,很多人也学会了补袜子。
    从上世纪70年代后,尼龙袜子渐渐兴起,取代了棉线袜子。尼龙袜子虽然价格较贵,而且透气性、吸湿性差,但因其结实耐用、弹性好、花色品种多、久穿不破而免除了补袜子之累,所以还是颇受大众的欢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琳琅满目的各种袜子已经成为普通的大众消费品,补袜子成为岁月的记忆。补袜板儿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收藏品。(张宝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