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年画古今谈


    “兰荷菊梅开满墙,满屋似闻花芬芳;引来燕雀檐前闹,直冲屋里抖翅膀。”这是一首吟咏年画的诗歌,生动地描述了随着新春佳节到来,屋里张挂年画的欢乐气氛。
    有人考证,年画是由门神画发展衍化而来的,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从前是没有“年画”这个名称的,它最早出现于清人李光庭在道光二十九年写的《乡言解颐》中。年画始产于唐而盛行于宋,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四美图”,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唐代以前的年画大都是手画,北宋以后,手工绘制的年画依然盛行。随着木刻印刷术的发展,年画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出现了《财神》、《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等彩色年画。
    清代顾禄引《杂志》云:“后世多画将军、朝官、鹿、蝠、喜、宝马、瓶鞍之状,皆取美名,以迎嘉祉。”
    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年画,是一幅《老鼠娶亲》,这幅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构图生动活泼,场面欢乐热闹。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良辰吉日,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作为送给老鼠的结婚礼物,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般年画的形式,多以吉祥欢乐的图像出现,题材十分广泛。有人总结说:“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逸事”。
    清代吴谷人《咏欢乐图》诗云:“披图春色好,欢乐两相兼;自妙青红意,无烦笔墨添。紫衫仙乐部,翠竹美人帘;隔岁痕犹在,房栊一倒粘。”
    明末清初,中国出现了三大年画产地,即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年画三大流派。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与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各领风骚。天津杨柳青的年画,以细巧、典雅著称;而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的年画,则以粗壮、朴实见长,各具特色。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合二为一,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这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年画,后来又发展成为新一代的挂历,至今到处风行。(晨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