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讲堂 >

傅佩荣:漫谈儒家和道家


    儒家的人格修养:化解我执
    宋朝一些学者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好像孔子生下来就这么完美,这么伟大。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孔子生下来就这么伟大,那我们也不用跟他学了,因为“生而知之”,学也学不到。他的学生推崇他是可以理解的,譬如子贡就说过:“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老师让我们赶不上,就像天空是没有办法靠楼梯爬上去的。不过孔子一定不会认同这种说法,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因为年轻的时候贫寒低贱,所以学会了很多事情。也就是说,孔子的知识、品德和能力是靠着后天的慢慢修养,提升上去的。而自我修养在他看来,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化解自我的执着。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就是: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坚持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
    这四点都是针对自己来下功夫。首先就“意”来看,每个人都有想象力,都可以猜测事理。一般而言,在事情尚未发生、理由尚未查明之前,我们都喜欢发挥想象力,凭空猜测,没有证据也没有理由,就认为如何如何。譬如我们说话,开头经常是“我认为”“我以为”,想当然尔,对于实际状况不够尊重,甚至主观意志往往胜过客观真相,加以曲解,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还有人则喜欢表现聪明,预先猜想结果,猜对了是先见之明;猜错了是事有蹊跷。这或许有些益智游戏的性质,可以用来打发时间,但不足以认真去当一回事。孔子不会犯这个毛病,他是“毋意”,不凭空揣测。
    其次,“必”,坚持己见。“毋必”是指不全盘肯定,坚持一定要如何,不会在别人跟自己意见不一样时,认为我一定是对的。所有言论,都是以“全称命题”最有力,譬如“所有人都好学”,当然要比“有些人好学”更能显示说话者的权威。但是麻烦亦在于此,因为全称命题的弱点很明显:只要找到一个人不好学,它就站不住脚了。因此,说话或判断时,最好留些余地,以免将来后悔。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在涉及他人时,就须有宽容的心胸。
    接着,“固”是不知变通的意思。人的习惯,不论在思想上或行为上,一旦形成之后,就不易改,僵化而不知变通。但是时代变了,趋势变了,你如果一味坚持以前老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孔子“毋固”,懂得变通,鼓励大家不断学习,因为“学则不固”,见多识广之后,可以避免顽固执着,自己的心情也会比较开朗。
    最后,“毋我”是指不自以为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很容易自我膨胀,稍微有一点成绩,就认为自己超过别人。孔子不自我膨胀,因为儒家对于人我关系首重“恕”字,“如心为恕”,就是将心比心,为人设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牵涉到别人的言论,都要谨慎为之,以免盲目膨胀自我而否定别人,形成各种不必要的困境。
    “意、必、固、我”是连续发展的步骤,一步走错,陷于主观的臆测,坚持己见,不知变通,就很能自以为是,把想象当做一个信念来坚持,反而看不清事理的发展。一块钱的铜板虽小,若是紧靠眼睛,也会遮蔽一切阳光。所以君子修养,主要是化解我执。因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越高,越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困局。他所见的一切,都由自己的角度出发,同时可以形成合理的系统,看起来无懈可击;加以辩才无碍,面对别人的质疑,也可以说得头头是道。
    有人说,我们常常讲不要执着,儒家又强调择善固执。一方面不要执着,一方面又要固执,这两者是不是矛盾?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分辨两种欲望,第一种是自我中心的欲望,第二种是非自我中心的欲望。如果欲望是自我中心的,那就是执着;是非自我中心的,代表你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来考虑,这时候就可以变成择善固执。儒家固然坚持仁义,但在实践上也有所变通,以“通权达变”为原则。能够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才能真的去行善。因为善是我和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每一个人跟别人来往,都要尊重别人。这时候你如果有自我执着,怎么可能跟人有良性的沟通和互动呢?
    除了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每天还担心四件事情: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如果不看前面“子曰”两个字,只看不修、不讲、不能徙、不能改,会觉得太可怕了。但不要忘记,这个人是孔子。孔子每天自我反省,得到他真传的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的内容是问自己有没有错,而不像我们一般人反省时,都在问谁害了我啊,谁在后面整我啊,谁在后面骂我啊。真正的儒家从来都是由“反求诸己”来自我修炼,它所谓的学习都是在“成己”之后再设法“成人”,这也是我们学习儒家的意义所在。我们学习古代先圣先贤的观点,不是因为他们被称做先圣先贤,而在于他们实际上留下了什么样的话语,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我们如果学习孔子也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当做每天忧虑的问题,那我们还担心什么呢?几年之后,必然改头换面,变成更好的人了。
    儒家的自我期许:效法尧舜
    儒家喜欢把尧舜当成典范人物,孟子更是如此。孟子到了齐国,那时候齐宣王还没有见过他,先派人去看看孟子长什么样子。
    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储子说:“齐王派人来窥探先生,是不是真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孟子说:“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呢?尧舜也与一般人一样啊。”
    齐王想知道像孟子这样一位国际知名大学者,长的样子是不是很特别,或者生活习惯是不是跟人不一样,譬如是否道貌岸然,每天一开口就是仁义道德。结果孟子说,我怎么会跟别人不一样呢?连尧、舜也跟一般人一样啊。换句话说,既然尧舜这样的圣人都跟平凡人没什么两样,那么人人都有希望变成尧舜了。
    一个叫曹交的人听到这句话之后,特地跑来请教孟子。他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有这样的说法吗?”孟子说:“有啊!”曹交就问了:“我听说周文王身高十尺,商汤身高九尺,他们两个人都当了帝王,而我曹交身高九尺四寸,在这两个人中间,怎么我只会吃饭呢?”说实在的,听到这种问题,大家都会觉得头昏。身高和成就有什么关系啊?又不是打篮球。可见曹交这人实在老实得可爱。孟子怎么回答他?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尧、舜的正途,不过是孝与悌而已。你穿上尧所穿的衣服,说尧所说的话,做尧所做的事,这样就成为尧了。你穿上桀所穿的衣服,说桀所说的话,做桀所做的事,这样就成为桀了。
    桀,就是夏桀,古代最坏的人之一。尧是圣人,最好的人之一。孟子认为,一个人模仿别人,不管学坏学好,都是从外在模仿开始,再到言行表现,亦步亦趋地跟着学,他怎么做,你怎么做,久而久之你也就跟他一样了。曹交显然是不太喜欢思考的人,所以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而孟子的回答是告诉他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典范人物跟着学,他怎么做,我跟着做,久而久之,我就忘了这是我学来的,还是我自己要做的。譬如做好事,做久了之后,就会忘记我做好事是为了博得名声,还是出于内在的要求,反正做久了之后成为习惯,自然而然会去做好事。由此可见,孟子对于“习惯”的重视,亦即只要努力学习与实践,长期下来,自然会转化生命。这与西方人说的“习惯是第二天性”是相同的道理。
    那么,学习尧舜,从何学起呢?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就是我们步上圣人之道的坦途。因为孝悌出自每一个人原始的、自然的感情。如果不孝不悌,我们怎能进而关怀别人、服务社会呢?又怎么谈得上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呢?所以孟子鼓励曹交就从“孝悌”学起。
    曹交听孟子这么说之后,很高兴。他说,那我准备去谒见邹君了。什么意思?孟子是邹国人,曹交是曹国人,而且是曹国国君的一个亲戚,邹君就是邹穆公。曹交跑去见邹君,是想借个住处,留在孟子门下学习。但孟子好像不大愿意收这个学生,觉得这人不但慧根有问题,恐怕做事的决心都成问题。所以孟子说了一句话:
    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孟子·告子下》)人生的正途就像大马路一样,怎么会难懂呢?只怕人们不去寻找而已。你回去自己寻找,老师多得很呢。
    “道”为什么像大马路一样?因为“道”来自于人内心的良知。你只要真诚面对自己,就会发现内心的良知一直在不断地要求你行善,要求你见到父母能孝顺,见到晚辈能照顾,因为孝悌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你对于父母能孝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于晚辈能照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达到尧舜这种圣人的精神境界还有什么难的呢?问题就在于,很多人根本没有回到自己的内心,不去体察自己的良知,总是注意外在的事功,羡慕别人的成就,甚至到处拜访名师,以为他们可以指点光明的未来。事实上呢?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我们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并且不难获得具体的成绩。但在做人原则与善恶分辨方面,则首先应该倾听自己内心良知的指示,并且努力遵行。如果持之以恒,则人人都有成为尧舜的可能。
    儒家的人生实践:社会责任
    说儒家注重的社会责任,可以用一个譬喻来说明:一个国家就像一辆游览车,领导人负责开车,带我们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观赏享受,但是车开到一半,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倒下来了,请问在这时候车上的人有谁可以继续开车?是有钱的吗?有权的吗?力气大的吗?还是想开车的人呢?都不是。这时有个孔子,把开车的原理及车的构造都学会了,自然是他这个会开车的人有使命和责任把大家带到一个理想的世界去。这就是何以知识一定带来使命,何以读书人要有一种责任感,在饱读经典,了解过去几千年社会发展的历程之后,能够总结经验,引领大家走上正途。这就是儒家的入世情怀。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准备有了才华学问之后,可以造福社会,负起社会责任。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子贡说:“假设这里有一块美玉,那么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它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是在等待好商人呢。”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口才非常好,说话喜欢用比喻。“贾”可以解为“商人”,善贾就是好的商人或识货的商人,在此比喻有眼光的政治领袖。“沽之”,代表希望有人任用我,可以让我得君行道,济助天下百姓。成语“待贾而沽”就出自这里。但是一个人光有本事,有服务社会的愿望还不够,还需要什么?机会。需要有人赏识你,信任你,给你机会,让你放手去干。可惜这样的机会不多,连孔子都没有得到。所以提到社会责任,很多人自以为有责任,但社会不见得需要。譬如我在很多地方演讲,常常有人跟我开玩笑,说你再讲也一样,社会还是这么乱。我听了之后,只能自我解嘲,因为不讲的话,社会可能更乱,我所求的只是心安而已,尽力而为。《孟子》里有一段话也体现出孔子这种社会责任感。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人之三月无君,则弔。’”(《孟子·滕文公下》)周霄问说:“古代的君子做官吗?”孟子说:“做官。有记载说:‘孔子三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着急起来;离开一个国家,必定带着谒见另一个国家君主的见面礼。’公明仪说:‘古代的人三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别人就要去安慰他。’”
    古时候见诸侯要带见面礼,见面礼通常是“雉”,即很漂亮的野鸡。你带一只雉去,表示你的心意,别人才会考虑给你机会。孔子离开一个国家时,会带着去见下一个国家国君的见面礼,说明什么?说明他真的很想做官。但他做官不是为自己,而是不忍天下苍生陷于痛苦,希望有机会替老百姓服务。而古代的君子如果好几个月都没被君主任用,别人就要去慰问他了,为什么?因为读书人没有官做就好像农夫没有田耕一样。人的社会分工不同,能干而有才学、有品德的人出来做官,等于各尽其职,共同为社会服务。但儒家提到的这种读书人的社会责任也不是随便迁就的,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有人用我就做事,没有人用我就隐居起来,做什么?继续修炼。也许别人不用你,是因为你实力不够,还没有准备好。孟子也说:“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当官当然想当,但不能为了官位不择手段,做违反原则的事。孔子有一个学生叫闵子鶱,被鲁国的大夫季氏看上,要派他当县长。闵子鶱对传话的人说,你好好替我推辞掉吧!你如果再来找我的话,我就要逃到汶水以北,跑出鲁国的边界了。闵子鶱为什么拒绝做官?因为季氏实在不是一个好领导,在他手下当官,你可能要放弃原则而迁就他,这样一来就违背了儒家的立场。
    古时候老百姓受教育的机会不多,生活条件比较简陋,因此读书明理的人从政大有可为。但是有时候主观的信念和客观的实践会有差距,这时候就要看各种条件能不能配合。孔子也认为自己是一块美玉,有一定的水平,是可以让人放心的政治人物,可是他不一定有机会。但他作为一个读书人,总认为我只要尽我的力量去做,能不能达成目标是另一回事,至少我尽力了,这就是读书人的社会责任。而这一份尝试过、努力过的心愿,如果一代代传承下去,则可以维持整个社会的进步,世界的改善也就会有了希望。
    老子的生命智慧:化解执着
    老子思想跟儒家的最大差别在于儒家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一种标准的人文主义,总是要为人找到一条出路,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途径。道家不以人为中心,认为以人为中心未免太狭隘、太主观。譬如我问你,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它想让我引起食欲;猪为什么肥呢?它想提供我营养品。这是标准的以人为中心的回答。事实上,苹果绝对不会是为了吸引你吃它,所以长成红色;猪也不是希望被你吃,所以长得很肥。宇宙万物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它能存在,就是得到了的“道”的支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老子是完全反对的。他主张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造作越多,麻烦也越多。对于人本身而言,老子反对自我中心主义,主张“知常曰明”“自知者明”,提醒我们觉悟智慧的重要。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
    不局限于自己所见,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为对,所以真相彰显;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领导;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老子连续四个“不”都是反对自我中心,要把自我执着化解。第一句“不自见,故明”,如果任何事情你都以自己所见到的为标准,那你就看不明白。西方哲学为什么从《柏拉图对话录》才开始高潮迭起?因为是“对话录”,我跟你意见不一样,我们来对话;对话之后,你把你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告诉我,使我看到了事物的这一面,也看到事物的那一面,这样才全面。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两边对照之后,才能够发现真相。所以在希腊时代,“真相”这个字就是发现的意思,人平常总是被自己的主观见解所遮蔽,只有不总认为自己所见到的就是对的,才能发现真相。
    第二句话“不自是,故彰”意思类似。“不自是”,不要老认为自己是对的,老认为自己对,就不能够彰显出来真实的情况。“明”和“彰”都代表能够看得清楚,让真相彰显出来。我们常常说,你不要那么主观,你要跳开自己的立场,才能够客观;但事实上,你再怎么客观,还是会有一定的立场,一定的观点。老子只是提醒我们说,你不要走得太极端了,太局限于自己的所思所见。老子很喜欢用“明”这个字,“自知者明”,我把“明”常常翻成“启明”,心灵之眼张开,才能启明。从庄子的话来说,从“道”来看万物,万物没有贵贱之分,这叫做启明。我看任何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这个贵,那个贱;这个如何,那个如何;从万物本身来看,它都值得你欣赏。了不了解比你喜不喜欢更重要,你连真相都没弄清楚,你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只是一种主观的一相情愿而已。
    接下来,老子说一个人要“不自伐”,别到处去夸耀自己。这让人想起孔子的学生颜渊,孔子曾经问他,你有什么志向?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无伐善”就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这说明儒家和道家在修养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你才有功劳;明明是你做的事,但你要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成所有的事情,或者说即使你做成一件事,也不是靠你一个人的功劳,你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需要别人来帮你;譬如现代社会的民主选举,你选胜了,可是背后有多少人在帮你,怎么可能靠你一个人完成呢?
    第四句,不仗恃自己,才能领导别人。如果你说这个团体都靠我一人,只要我在,就没有问题;但你真的去做时,别人不会服从你的领导,认为你太骄傲自大,你既然有本事,一个人做好了。今天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如果你不能够以服务代替领导,以谦虚来领导别人,别人只要稍微动动手脚,或是不愿意配合,后果就不堪设想。
    所以这四句话虽然简单,却不容易做到。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有四件事是必须破除的,就是不任意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也要设法把“自我执着”化解,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道家更为开阔,不仅对别人要尊重,对于宇宙万物都要加以尊重。
    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代表什么?代表我没有必要在每一点上胜过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某一点上各有优点,各有专长,所以不用去争。我如果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到时候轮到我上台,轮到我做一件事,我就自自然然去做。如果我每一样都去争的话,争到最后恐怕两败俱伤,别人看了你的优点,也不见得愿意承认。譬如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下围棋没有输过,为什么?因为我从来不下围棋。你听到觉得很好笑,有点阿Q的想法嘛,但是在老子思想里,这种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你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呢?你参加奥运会,得到金牌,但不要忘记,奥运会上有几百种项目,你只是在这一方面胜过别人罢了。而且即便你能够胜过别人,也要不争,以“不争”作为处世原则,等到你非争不可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尊重你的专长。
    作者介绍: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他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普及,引领听者解读中华经典。长期以来,推广国学的现代诠释。有《哲学与人生》、《儒道天论发微》、《成功人生》、《易经入门》、《国学的天空》、《西方哲学史》等专业著作共100余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