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余东海】《论语点睛》之十:良知修炼密诀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历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现居广西。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出版有学术著作:《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大良知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儒家大智慧》(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论语点睛》(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春秋精神》(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四书要义》(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大人启蒙读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
    

  


    《论语点睛》连载之十:良知修炼密诀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广西老年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六月十九日辛亥
               耶稣2015年8月3日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学而篇》第六章)
    孔子说:“作为弟子,在家要孝顺,出门要友爱,言行要谨慎而诚信,要仁爱众人和亲近仁人。这些行为做好之后有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
    《集注》:“謹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實也。泛,廣也。眾,謂眾人。親,近也。仁,謂仁者。餘力,猶言暇日。以,用也。文,謂詩書六藝之文。”
    很多人好高务远,不知“道在平常日用间”的道理,不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平常德行中,蕴含着至高无上的人生真谛和政治正理。
    本章可以读出多重意思。
    首先,爱有差等。儒家之爱,“亲亲仁民爱物”,由近及远,秩序井然。“入则孝,出则弟”是亲亲,“谨而信,泛爱众”是仁民。泛爱民众,对民众中有仁德者又要特别亲近,这是亲仁。爱亲人,爱民众,亲仁者,爱万物,最后达到“天地万物一体同仁”的境界。
    其次,道德的建立不可躐等,要从孝悌开始,由近及远,要从下学开始,逐步上达。儒家特别重视孝悌,认为这是“为人之本”。事实正是如此,一个对父母都不好的人,还能真对其他人好吗?还谈得上别的吗?
    有人问:如果其它德目与孝悌产生冲突怎么办?比如为了勤政爱众,为了伟大事业而不能尽孝,咋办?东海答:这类冲突一般不会太激烈,可根据具体情况依据中庸原则化解,只要寻求一个合宜的“度”,为勤政爱众伟大事业付出,不仅不违孝道,而且是大孝,是更高境界的孝。当遇到极端情形“忠孝不能双全”的时候,移孝作忠亦不违孝道。
    本章还揭示了德与文的关系。先立德后学文,文章有德行为基础,才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有了道德还要有文章,只有多闻博识,才能心胸开广、眼界宽阔、志趣高远。道德文章,虽有本末之别,却又相辅相成。
    “亲仁”的仁,一般的解释是:仁德之人。“亲仁” 也可以解释为尽心尽性致良知,与“性与天道”亲密接触。那么,孝悌谨信爱众等德行都成了“亲仁”的基础和前提。盖仁这个概念,在儒家是形上形下一体贯通的,它有形而上的涵义与宇宙论根据。这是进一步的理解了。在本章语境中未必然。
    仁,即体即用,全体大用,体用一源。孔子很少直接谈论“性与天道”,对于“仁”这个核心概念,《论语》多是从伦常日用和政治层面去解说的,也可以说《论语》句句不离“性与天道”,句句都在谈论“性与天道”。
    曾有网友问东海,良知大法有什么修炼秘诀。我说,四书五经每一章都是修炼密诀,比如本章,就是修炼良知最全面、非秘密的诀窍了。如有人全面做到做好了,做圆满了,就成德成圣成为良知佛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