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刘伟】儒家安心之法

刘百淞

    作者简介:刘伟,字百淞,西历1982年生,河南灵宝人。苏州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现任安徽工程大学讲师。从事儒家思想研究,习行儒学优秀传统,著有《儒学传统与文化综合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天下归仁: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等。
    
  
    章太炎先生幽禁于钱粮胡同时,以禅观制心,将唯识学引入中国的孔孟老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吴承仕将太炎先生的口义记述为一百六十七段文字,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菿汉微言》。按照现代的说法,章太炎的佛学观念属于真常唯心系,承认如来有“真我”,也就是“如来藏自性不变,即是真我,是实是遍是常”,如来“真我”,也就是《大般涅槃经》所谓“常乐我净”。不落言诠,付诸体认,借助于《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的思维模式,这里的“我”是指真如心,是超越对待的,“既无对待,故不觉有我;即此不觉,谓之无明”。而佛陀所说“无我”,是为了破斥数论、胜论的看法,而不是为了与通俗相争。数论、胜论所执著的“我”是“阿赖耶识所变我相,五蕴所集我相,非实非遍非常”,其根源在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的意思是“因无明而心生灭,因生灭相续而优时分之相”。可以说,太炎先生的安心之法,是佛教如来藏系统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章太炎先生的如来藏解读路径相反,吕秋逸主张“心、“性”对举,“本寂心之性”为净。之所以出现不净,因为客尘所染,而客尘的真实性则是空。而所谓如来“真我”属于中国佛教如来藏系统的理论结构,与印度唯识系统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吕秋逸将《大乘起信论》视为“伪论”,这是各自佛学派系不同所致。然而,对于儒家理论的理解,吕秋逸亦误读之处。《谈“学”与“人之自觉”》一文(《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第448—453页。)认为荀子“完全就纷乱之情欲以言人性,所见者浅”,而孟子所认识的是“心性”,故而下出这样的结论——“两家虽同宗孔,其真能发扬光大孔门‘仁,人心也’之宗旨者,仍孟说而非荀说”。
    吕秋逸的论据是《荀子·性恶》中的“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在这段论述中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生存本能基础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属性中争斗的一方面,为了防止社会秩序的混乱,必须建立一套约束机制,也就是“治人”的方法,来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礼”。看到这里,我们并不能盲目地说荀子的“心性”思想不够精致。事实恰非如此,荀子在发明“本心”(借用孟子的概念)方面与孟子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荀子·解蔽》中引用的“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以及荀子论述的“心未尝两也”等理论依据,见于《浅述“心统性情”的理论来源及其归宿》中的“荀子学派有关‘心’的‘一’、‘ 二’性质的论述”,兹不赘述。孟子、荀子对于“心性”的把握,与《大乘起信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这是儒佛共通之处。然而,二者对于如何安心这一生活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
    儒家认为,天地之间,气化流行,万物繁育,生生不已,这区别于佛老所言“无欲”、“寂灭”。男女之欲,人伦之始。“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合乎礼仪的情感宣泄,不仅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而且还能促进人伦的和谐与美满。“心”构成完整的人,但不是人的全部。戴东原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人分于阴阳五行以成性,而其得之也全。喜怒哀乐之情,声色臭味之欲,是非善恶之知,皆根于性而原于天,其性全,故其材亦全,材即形气之为耳目百体而会归于心也。”(《绪言》卷上)意思是说,人之“性”禀受于阴阳五行,具有不容置疑的物质属性,具有与生俱来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人有各种自然欲求,包括精神、情感、欲望等等。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些自然欲求都是根源于“天”,也就是自然。自然赋予人的是完整性,是所谓的“材”。“材”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器官能力的发挥统摄于“心”。按照这种观点,人必须全面运用自己的天赋,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改善生存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在现实社会中扩充自己的智慧与能力,这就是所谓“良知”、“良能”。
    儒家安心之法,在于“合内外之道”。儒家承认“心”的能动作用,但是反对片面的心性沉寂。正视和满足人的情感欲望,在此基础上提升生命境界,才是儒家的淑世情怀。孟子以“仁义内在”作为理论前提,由此向外扩充,结合具体的礼乐制度,实现儒家的王道理想,这相当于将“道德感的论辩”、“四端自发的论辩”(傅伟勋先生的说法)与借助官制表达政治理想(徐复观先生的观点)相统一。荀子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现实前提,强调礼乐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指出“心”是礼乐教化的关键所在,这是区别于孟子的另一种出场路径。
    可以说,“合内外之道”是一个纲领和路向,儒家内部各派别的操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都无法抹杀儒学赖以寄身的世界——属人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的,有待于“心”去发现、认识,将“材”转化为改造世界的能力,以期美满祥和,生生不已。这个过程中的怪力乱神、艰难困顿、颠沛流离都无法改变儒家的“心”。
    儒家的安心之法,就是认识属人的世界,改善属人的世界。富贵通达,颠沛流离,不离于道,自觉提升生命境界,在平凡世界中体认超越意义,与天地大化合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