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华威】那些与孔子在一起的日子——颜回:我是好学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47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那些与孔子在一起的日子 ——颜回:我是好学生 作者:孔华威(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中国》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7月16日 我只活过不惑之年,40岁。29岁就白头了,同学们都以为我早生华发是少年白,实际上我是真老了------当然,好听点说是早慧或者早熟。 我的死,让我违约于我那位视我如儿的孔老师,我对他说过“子在,吾未敢死!” 我的死,不单单给老师带来了不少悲伤,还因为我家的贫困困扰到了他老人家。 我老爸颜路是老师的第一批学生,我家一直很清贫。我死的时候,他居然去向老师要马车用来做我的棺材外面的椁!这事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我活得清贫,死时倒讲究上了? 我老爸的这一意外之问,让老师有些不知如何拒绝,所以老师说了二个拒绝的原因,一是我那刚刚去世的儿子孔鲤,也只用棺材入土,没有套上椁;二是我70岁了,现在鲁国尽管没正式官位,但也被事以大夫之礼,所以哪能没有车子? 莫名一问,引来牵强一答。 我最后还是被厚葬了:肯定是子贡出的钱,为我做了很好的棺材。老师看在眼里,直摇头:这帮小子啊…… 我这个“死亡事件”,搞得大家很不爽-----倒也好,这些事儿一来,多少就会冲淡一些哀伤的情绪。 我这短短的40年,因为我们颜姓是老师外婆家,与老师有点沾亲带故的,还因为我老爸早早的成了老师的第一批学生,所以也说不清什么时候入的门,我基本上是在老师的身边长大,从小就学习生活都在一起。 我后来被老师列为孔门“十哲”的第一名,是有些惭愧的。也有那么些不明白。 我甚至想,也许是我死得早?是我还来不及犯错误,就死了,所以称为德行第一? 再进一步推测,也许是我坚持没有去做官,就死了,就来不及犯错误?比如,冉有回鲁国当官,因为太为主子着想,就被老师骂的不行。 但是我自己总结,我除了生性清贫、好学不倦以外,别无所长。 实际上我家也不算太穷,我也没有啃老,但是因为没有去当官,没有让老爸过上富裕的日子,还让他为我的葬礼借东借西的,总是不孝。因为,我尽管没有子贡学长一样有做生意的天分而已,但是我去做个官也是有机会的,而且也有“平天下”的些许愿望。 老师看到我家清贫,看到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还乐呵呵的。老师特意问我,“家贫居卑,胡不仕乎?” 我想也没想,就回答:“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这个回答显然过于直接了,对四处谋求实施“仁义治国之道”的老师来说,我这个回答显然是冒昧的。当时老师愀然变容,给我的“不愿做官”来了一通表扬:“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老师的这种表扬,我很惶恐,实际上我也有问过老师什么是“为邦之道”,老师回答说的“礼乐治国”-----说明我也是动过从政的念头的。 老师把我与闵损、冉耕、冉雍列为德行最好的四个人之首,我受之有愧,还有些惶恐------我也不知道为啥老师这样夸我。老师的很多思想不好把握,“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因此我基本上是勤于记录,很少像子贡、宰我这样与老师进行“脑袋激荡”,老师也因此在别的同学面前批评过我:与颜回聊天没意思,不会激发我的灵感。 是啊,现在看来,我是有些过于谨慎,过于克己了。 克己复礼,老师说是“仁的核心”,仁这个概念,我觉得是老师的思想的核心。冉雍学长也很关注这个概念。 因此我特意问老师:如何做到克己复礼? 老师给我的答案是四个排比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如此理解孔老师的思想逻辑,是不是太机械了?按照这样的要求去生活,是不是也显得很拘谨?我的同学们看来,也是不是很另类呢? 老师常常用我为榜样,来批评其他同学,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说其他同学是一日之中,一月之中偶尔能够“不违仁”,而我颜回可以连续三个月不违背仁。这一点,对学长学弟不公平。 还有几次,老师老拿我去“刺激”子贡,实际上子贡是我们这一拨里面最能干、最聪明的------他轻轻松松的就可以能挣很多钱,他能够问A得B。 老师还有一次当着子路学长的面说夸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而且居然说在同学中只有我与他老人家能够做到这八个字。 哈,这种刺激法,我觉得这是老师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已,所以请子贡和子路学长不要见怪我就是。 按照老师三十而立来规划人生的话,我刚刚成家立业而已,人生的很多很多我没有经历,或者说我的天性还未收到外界的雕琢,没有失去我自己的本性而已。 假如让我自己说优点的话,我比较好学,喜欢钻研。老师在我死后几次夸我是所有学生中最好学的。实际上,我的学习方法很简单:认真听课,不惰;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 老师上课时候说希望我们从君子做起,说过君子三达德,智仁勇;又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那么,除了好学意外,我很难企及君子的称谓。 也许我确实还太年轻,所以就连我的志向也没有完全成型,有一次与子路学长参与理想讨论课上------这种理想讨论课,是我们这个学校里时不时举行的“课外活动”-----子路学长一派江湖义气,他的志向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与他比起来,我只是“无伐善,无施劳”而已,实际上就是两个字“谦虚”。 这两个字,我不是故意做的,是生性如此而已。 子贡对我的评介,比较实在,他说我的优点是“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比较遗憾的还是老天收我太早! 那次在匡城,老师被误认为是在这个地方干过坏事的阳虎,子路学长带着我们真刀真枪的与匡人打了起来,我打仗不行,但是二十六岁的我已下了“与老师同生死”的决心,当时对老师说:“子在,回何敢死!” 老师却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在我看来,老师确实是“天降大任于他”,小小的匡国之人,怎能奈何他? 老师这句浩然之语中,依稀透着一丝安慰我的意思:我不会死,所以你也不会死! 因此当我早早的死在他老人家前面的时候,老师大哭“天丧予!天丧予!”-----我的老师啊,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老师啊!我拿什么安慰您呢? 唉,天这个事,真不好说,五十才能知天命,不是吗? 【颜渊】回 521-481 -30 终身未仕 1) 5.26 侍,各言其志,【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回】“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2)6.7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3)6.11贤者,回也 4)9.11 谓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5)11.4 回也非助我者也 6)11.7【季康子】有颜回者好学 7)11.8 【颜无繇(you2),字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guo3)【伯鱼】 8)11.9 死,天丧予,天丧予 9)11.10 死,子哭之恸 10)11.11 死,厚葬 11)11.19 回也庶,【子贡】不受命 12)11.23 畏与匡,“子在,回何敢死” ■【文王】既没,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13)12.1 问仁,克己复礼;追问“请问其目”:非礼勿视、听、言、动 14)15.11 问为邦 夏之时,殷之辂(Lu4),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佞)人 15)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16)7.11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是夫。【子路】子行三军,则谁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周斌】关中大儒牛兆濂传奇
- 下一篇:【薛超】被淡忘的“功在不舍”——记儒林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