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清明祭 万物生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 任沁沁)“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这样记录一个诗意的节气。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干支历辰月的起始,太阳到达黄经15度,阳气开始升腾。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姹紫嫣红,万物洁齐,春意萌动,四野朗朗。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国人传统意识的苏醒,清明习俗和文化正在逐渐回归,不论是农村还是都市,清明复归于朴,回溯本源。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这一天,人们扫墓戴柳、祭拜先祖,怀旧悼亡、慎终追远。这也是清明节的核心意涵——在恭肃静默中缅怀故去亲友、革命先烈、民族祖先,感悟生命意义,接受灵魂洗礼。
      在田野墓地,人们抚摸亲人墓碑,献上鲜花与祷告。在网上墓园,献上虚拟的花与烛,留下真实的思念心声。逝者不可追,祭祀前人,没有喟叹亦非空余悲,而是在庄严的仪式感中,透过生者与逝者的对话,收获无限的生命体验——悲天悯人、承续家道,敬畏感恩、凝聚族群,审思自我、安顿精神。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风至、万物发,草返青、花竞放,大江南北告别严冬,拥抱温暖蓬勃的春天。人们走出家门,迎春健身,以顺应清明时节的阳气上升、万物萌动;更呼应《庄子·外篇·知北游》里谈到的生死观——“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如同这春夏秋冬的轮替,此刻一切都是新的,清晨的朝露晶莹剔透,粗糙的树皮在春雨滋润下泛出光洁的新颜,空气中是泥土的芬芳,暖阳里有孩子的欢笑,田地里农民开始播种。新的生命年轮里,仰天敬地、感念造化的人们,必然也将迎来精神与生命体验的益加丰盛。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是传说中介子推的遗信——三嘱晋文公“清明”,表达了对“官清吏廉”“清明之世”的渴望。晋公子重耳流亡危难之际,介子推割肉救重耳一命;重耳当上晋文公后,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接受封赏。后来的寒食节,据传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功成不受赏的美德。
      随着寒食节并入清明节,后者也被赋予了另一层含义——政治生态的清正明净。《诗经·大雅·大明》的“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后汉书·班固传》的“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都指政治清明。如今党风政风民风向善向好,这未尝不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的最好注解。
      如今,清明节已是寒食节和上巳节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在古代,寒食节是举家老少扫墓、踏青、野餐的节日,上巳节是青年妇女祓除、沐浴的佳日,当它们合而为一,清明便被赋予更丰富的意涵,意味着新陈代谢,意味着生命活力的张扬,意味着新生与希望。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以生观死、以死鉴生,悲欣交集、周而复始。由此,也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旨。
      风生水起踏春去,天地清明祭祖时。万物生长的季节,山水清新,日月同辉,生命和力量不断轮替、更新,让我们常怀天地精神,善待一切有情众生,延续民族文明命脉,共赴一个气清景明的时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