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鹏:在阅读历史中塑造性格、获得智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7:11:21 语文报大学版2010年9月 佚名 参加讨论
姜鹏,2000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同年9月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专门史专业中国思想文化史方向硕士学位,师从朱维铮教授。2003年3月提前攻读专门史专业中国学术史方向博士学位,仍师从朱维铮教授。2006年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发表论文《重评陈亮的历史地位》《近代中国史学的固守与挣扎》《北宋经筵中的师道实践》《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等。 在阅读历史中塑造性格、获得智慧 选择历史的契机 记:姜老师您好。您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学习的都是历史专业,您是否在高中时期就选择历史专业作为自己将来的学术方向? 姜:应该说,我在高中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选择历史专业为自己未来的学术方向,更没有想过从事历史研究。但是我从小非常喜欢看人文类的书,像诸子百家之类的书,我很早就开始接触。 记:“文以载道”的传统为您提供了选择历史专业的契机? 姜:是的。比如我这两天翻出了初中时候买的《三国志》,文言文的那种,我已经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类书籍感兴趣的,但是我肯定不自觉地受到了这类书籍的影响,并且我阅读这些书时已经有了敬畏之情。 记:现在有不少人把人文科学当作工具来使用。 姜:是的,不排除有这种现象。我认为如果一个人以这种目的来研究中文、研究历史,那么他与工匠没有多大差别。不过,我相信在人文学科中,这种现象的比例很低。 历史能够给予的东西 记:学习历史给您个人带来了哪些帮助? 姜:首先,人文学科最重要的作用是让一个人学会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而不是附和多数人的想法。这种思考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锻炼。对于缺乏阅历的青年人来说,阅读经典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历史方面的经典。然而今天的社会是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很多人面对人文学科时,第一个问题往往就是:“它们有什么用?” 记: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功利主义的。 姜:是的,很多人没有受过人文学科的训练,没有确立多元价值观,看很多问题时就是功利的。但人类的生活,其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目的,人类追求的很多东西反而是手段,这些手段一旦成为目的,人就会被束缚住,并忘记真正的目的,这样人就被异化了。 记:是不是历史也经常证明这点? 姜:对,一个人的经验有限、阅历有限,所以读一些经典是非常有好处的。前人的智慧积累,有助于人进行思考,并能够极大地扩展人的视野。而历史除了能够帮助人积累知识以外,还能够参与塑造人的性格。古人常讲读书养气,朱子说:“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很多人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就像古人讲的“温柔敦厚诗教也”。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认为自己与所谓的公认的“成功标准”相差很多,所以他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等,但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很多次失败。回过头看,今天我们遇到的事情,从本质上讲,古人都遇到过了。 记:这点我们都深有体会。 姜:这点在《资治通鉴》中被揭示得更明显。司马光常说:“福盈则祸至”,他反复强调很多风光无限的历史人物,下场非常凄惨,而司马光又点出当时哪些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看到了最后的结果。比如南朝宋时,有一个帮刘裕建国的功臣叫谢晦,当时他门前车水马龙,每天通宵达旦有人往来,他的哥哥谢瞻就对他说:“人在享福的时候,就更需要谦退,越需要考虑以后的路,人不可能一辈子走上坡路。”但谢晦不听,依然我行我素。后来刘裕的儿子宋文帝继位,就想尽办法把谢晦给逼反了,因为他觉得谢晦非常难控制,于是谢晦全家被夷灭,但谢瞻的儿子却因为谢瞻的先见之明活了下来。这样的事情在《资治通鉴》中是非常多的。 记:像姜老师所说,读历史能给人以非常大的警示。 姜:是的。现代人喜欢在今天去拼命抓取明天的东西,但是人在朝一个目标前进的时候,往往会预设他的收获将是正面的,会认为他只获得正面的东西,但其实很多负面的东西是跟着正面的东西一起来的,却都被人选择性地忽略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赌徒心态。看历史有个最大的优点,从这一页翻到那一页,已经过了一年时间,谢晦从风光到全家被夷灭,《资治通鉴》只不过翻了几页而已。这个时候阅读的人如果有悟性,就会被震撼,然后回过头去看看自己十年间所做的事,就会觉得自己所执著追求的东西非常好笑。 如果这一次觉悟不足以改变阅读者的性格,那么只要坚持阅读,性格就会被养成。这样,人总有一天能够心平气和、更加宽容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在选择的时候就会更加从容,不会像一个毛毛躁躁的年轻人一样急躁。 记:因为历史把人的视野加宽、加深了。 姜:是的,这就是历史能够给予我们的东西。 年轻人应该读历史 记:您觉得年轻人应该细读历史么? 姜:是的,我建议他们去读历史,但是这不是植入、灌输型的学习。我把心得告诉学生,学生可能听进去了但不以为然,直到他自己碰壁了,有了自己的心得才算真正理解,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有可无,老师是先导,可以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让学生有这方面的考虑并用实践去证明书本上的道理。 记:那如果非历史学专业学生想阅读《资治通鉴》,您会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呢? 姜:编年史包含了非常多的细节,比如日食、天灾人祸等等,如果是非专业人士来阅读这些细节,用处是不大的。而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在引导学生阅读上,比如山东大学王仲荦教授就选编过《资治通鉴》的史料,编选后的书对普通读者来说更通俗易懂。阅读历史,除了用筛选史料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因为有些事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发生过,我们可以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人按照类型罗列出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成功的、怎么失败的,把这些人放在一起,看看他们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跟外界相比,人性的变化是最慢的。 记:也可能人性没有变过。 姜:就是陆九渊讲的“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这样现代人阅读的时候就会触动更多,这样也更能体现老师的作用。 当下最重要的工作 记:您如何看待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 姜:中国人自晚清以来有一个重要的争论,即中国不行了。为什么不行?打不过西方。这很有趣,其实很多复杂的问题我们把它简化就会很可笑。比如一个小孩在幼儿园打架打不过别人,如果你跟家长说你的孩子不优秀,大多数家长都会觉得这个逻辑太荒谬了,不可思议,但是把它运用到中外文明对比中的时候,从当时到现在很少有人去质疑这种逻辑,就是因为鸦片战争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输了、中法战争输了、甲午战争输了,中国就不如西方? 记:很多人认为我们在武器、军事装备上不如西方。 姜:的确,但武器是衡量一个文明的标准么?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么?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同这个逻辑。还有人讲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只用于制造鞭炮,西方人却能用火药制造大炮,所以中国人不行了。这是错的。首先,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之后很快地运用到了战场上,历史考证出唐代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火炮;再者,鞭炮给人带来什么?大炮给人带来什么? 记:快乐和战争。 姜:对,这样推论的话,就成了一个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文明不是好文明,一个能给人带来痛苦的文明是好文明。鲁迅青年时期写的《破恶声论》就论述了这个问题,他对当时的人说:“难道一个能够杀人的文明就是好文明?” 记: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姜:这里面有很深的原因。西方自十五世纪之后,人文主义传统开始兴盛。我们所理解的人文主义传统和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的扩张性很强,他们认为战争是正义的,很多哲学家通过自己的精密论证,给予战争以合理性,他们甚至把这个传统追溯到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 记:那中国人对于战争的态度如何? 姜:孟子有一句话形容春秋时代的战争:“春秋无义战”,儒家学者从整体上是否定战争的。而对于不得不发生的战争,比如周武王伐商纣王,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国文化对于战争是有着克制的态度的。 记:可以说这种态度在阅读历史中会逐渐培养出来? 姜:对,我想阅读经典文本、阅读历史就是要让人培养出这种精神与态度,让我们能重拾这个时代比较缺乏的一种道德或者文化上的共同信念。这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