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其它文化 >

鲜花巧克力?你真的懂七夕的打开方式吗?


    今年8月28日,是农历七月七日,为我国一年一度的七夕节,老南京人把这一天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资料图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最具浪漫情调的节日,也是中国女孩子最为重视的日子。这一天相爱的人们会相互发短信和微信表达祝福和赠送礼物,故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老南京七夕风俗已延续了千年。
    七夕的由来
    夏历七月七日古称“七夕”“巧夕”,又叫作“双七”“星期”“香日”“七夕节”等,是夕妇女们祭祈河鼓、织女二星, 以追慕天上织女的工巧和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恩爱,故又有“乞巧节”“女儿节”之称。
    天上的织女、牵牛二星本因其星座的形象而得名。
    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有关两星的悲剧性爱情开始明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濯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歌言及织女、牛郎因天河相隔,欲语不得的苦恋,以及“不成章”是导致悲情发生的纽结。
    汉代文献《淮南子》中,有“乌鹊填河而渡织女”之说,成为最早的有关乌鹊作美引渡织女与牛郎相会神话记录。
    南朝梁代的殷芸在其《小说》中对织女、牛郎的分离与相会有较完整的载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唐曹松“七夕”诗云:“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在我国,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神话推动了星辰崇拜的习俗化,最晚在东汉已有七月七日祭河鼓、织女双星的风俗。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庭,祈请河鼓、织女。祭祈河鼓、织女之所以用“时果”,《晋书·天文志》说:“织女,天女也,主司瓜果、丝帛、珍宝。”
    因此,七夕以瓜果献祭,也是为了祈得织女星对瓜果丰产的护佑。
    南京昔日七夕风俗
    七夕民俗源远流长。具体说,至少包含了乞巧、乞爱、乞美、乞子、乞寿、乞年等基本主题。其中,自汉代以来,乞巧成为七夕节俗的最重要的主题,南京地区也不例外。此外,南京地区还有一些自己特色的七夕习俗。
    (一)吃巧、穿针乞巧
    每逢七夕,江南女子以赛巧取乐,巧手用面捏果油炸成各色点心,称作巧果,食巧果叫吃巧。
    古代秣陵(今南京),乞巧之风尤甚。自东吴以来,秣陵就有了丝织业,到南朝丝织业遍布全城,处处皆有织机声,所以赢得了“秣陵之民善织”的美誉。传说秣陵巧织云锦的技术就是织女传授的,难怪秣陵女子对织女有特殊感情。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葛洪虽未明言“乞巧”,但象征性的乞巧卜具——七孔针已经出现。
    
    赵伯驹《汉宫图》,描写宫娥彩女们七夕登上穿针楼乞巧习俗。
    较早明确指出祭双星为乞巧的,是在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铁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螬子网于瓜上,则以为有符应。从此,乞巧成为我国七夕风俗的核心,也是祭祈双星的主题。
    唐代延续汉代和南朝的传统,在朝廷内宫中大兴乞巧之风,玄宗时曾建有规模壮观的乞巧楼。
    (二)藏蛛、浮针、浮草
    此外,七夕捉蜘蛛藏盒中的卜巧游戏在唐代也已流行,李商隐咏“七夕”诗云:“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穿针、藏蛛、供果、浮针等乞巧风俗直到清代和民国时期在南京仍见传承。
    儿女辈们在七月七日捉蜘蛛藏奁盒中,如果第二天它吐丝结网了,即为得巧之兆。选择蜘蛛作占验凭物,一方面是由于蜘蛛有吐丝结网之性,另一方面它在俗信中本也是象征性的吉物。蜘蛛俗称“蟢子”,在民间吉祥图案中也多以蜘蛛代“喜”。
    浮针、浮草,或浮豆芽、浮稻芽之类的乞巧风俗,在中古以来颇为流行。一般用碗盛水,先夜露,再曝晒于日中,待其生膜,再以绣针投之水面,看水底的针影,如笔、如锥、如算珠者,或作宝塔形和笔形者,为“得巧”。
    在南京,旧时妇女则截取一段蟋蟀草丢于盆中水上以乞巧。《金陵岁时记》载:七夕前日,妇女取水一盂,曝烈日中,使水面起油皮,截蟋蟀草如针,泛之,勿令沉下。共观水影中,如珠如伞,如箭如笔等状,以验吉凶。
    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的“南京采风记”里,也记录了南京妇女的浮草乞巧之俗。他写道:“乞巧之法,于初六日取净水一碗,置日中晒之,夜露一宵。初七日清晨,折细草,取浮水中,视其下所现之影形状如何,而有种种名称,或戥子,或算盘,或针,或如意,或必定(注:笔和银锭),牵强附会,以占休咎。”这一乞巧卜戏在日影或月影下进行,一般以“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为判别巧拙的标志。
    (三)吃巧果、瓜下听情话、接牛女泪、染红指甲、镂瓜茄灯
    除了浮针、浮草之戏,七夕节还有吃巧果、看巧云、陈针巧、编七色线、办乞巧会等妇女乞巧活动,另外还有看《天河配》的戏剧,贴《天河配》《鹊桥相会》图画的风俗。
    “乞爱”“乞美”也是七夕风俗重要主题。
    七月七日夜青年男女分别坐瓜藤下、葡萄架下悄悄偷听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以盼获取男女心心相印的恋爱秘密。
    旧时七夕,有的妇女会在脸盆里放上野花,搁在屋檐上或庭院中承接露水,叫接牛女泪。第二天清早,她们就用盆中花瓣上的露水擦洗自己的眼睛,信能让自己像织女一样的美貌。
    南京的女孩在七夕节有染红指甲的传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民俗还在传承。她们采来凤仙花,捣碎后,加上明矾,用来涂抹自己和小姐妹们的指甲,就能让指甲变得红艳艳的,而且既不掉色,又无污染。
    此外,乞子、乞寿、乞年、乞富等,也是对七夕乞巧、乞爱主题的烘托。中古时期,七夕节购买“化生小儿”磨睺罗的瓷枕或泥偶之类,在江南一带颇为普遍。
    
    拜月
    南京人七夕祭中,镂瓜茄为灯风俗尤为独特。据《岁华忆语》载,“或状花鸟,或镌诗句”,既风雅,又多趣。在七夕的星光月影之下,各家祭台前闪闪烁烁的瓜灯、茄灯,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
    令人惋惜的是,这些老南京的七夕节风俗更多地存在于文献传说中,老南京的七夕节风俗已经濒临绝迹,现实民间生活中已很难见到。七夕节,原本产生于农耕社会,现在发展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环境早已发生变化,现在女孩子自己动手做女红、做食品,已经很少见,昔日“吃巧果”“乞巧”等,早已与现实社会脱节。近年来,年轻人更热衷于过西方情人节,送鲜花、巧克力,显得温馨浪漫。不可否认的是,七夕节习俗非常美丽,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凝聚力。再有附加其上的审美情感、趣味,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
    原标题:昔日七夕 南京女儿乞巧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