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漫谈 >

被畅销书剥夺的权利和能力


      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admin)
1960年,中国当代自由主义启蒙人物之一的林毓生负笈美国。在到美国不久之后写给他的老师殷海光先生的信中,林毓生感慨道,自己在大学期间时奉为圭臬的罗素在美国不过是介乎严肃和通俗作家之间的一个人物,在知识界并无崇高的地位。这件事给林毓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在1996年还忧心忡忡地说:“你有权做
    决定,并不意味着你有能力做决定。”
    很不幸,刚刚登陆的《哈利·波特》之六《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又给了我们同样的担忧。据北京最大的图书零售单位西单图书大厦的工作人员介绍,《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从今年3月份就开始有人定购,至今为止,仅图书大厦的定购数就已达1000多册,而且均为个人定购。这简直是目前萧条的图书出版市场的一个奇迹。但奇迹往往带有很多负面的东西,疑问也由此而生。
    购买《哈利·波特》的人有不少认为,孩子们愿意看这本书,它能培养孩子愿意冒险、追求自由的心理,从而让他们变得更加富有个性。但流行文化构筑的愿意冒险和追求自由心理的话语体系是经不起推敲的,孩子们愿意看只表明了他们选择的权利,并不能证明孩子们有能力选择。在我们目前缺乏经典教育的境遇下,孩子们的选择能力其实是值得怀疑的。正像林毓生所说,没有内在资源,只根据社会上流行的东西做选择,孩子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认同“同辈压力(peerpressure),而成为认同一致性(conformism)”,在追求不一样的过程中变得大家都一样。说得更直白些,对孩子的这种心理培养造成的很可能是赶时髦的闹剧。
    伴随《哈利·波特》走红出现的《哈利·波特》经典化现象更加让我们忧心。《哈利·波特》的书已经出到了第六部,而此前随书而至的电影也大量抢占了中国的电影市场。商业的造势和英美文化的强势修辞已经让《哈利·波特》不知不觉变成了经典。但《哈利·波特》可是不折不扣的商业传奇,美国出版商怕追逐流行的本国孩子不能领会其高深的道理,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就把最富经典意义的“哲学家石”改成了“巫师石”,以便迎合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相信巫术的口味。而《人猿泰山》的创造者E.R.巴勒斯也承认,尽量不使读者动脑筋是一本书畅销的关键。显然,我们不能把迎合读者趣味和不让读者动脑筋当成经典的标志,而这些迎合的书之所以在不断地经典化,只能归因于商业的催眠作用。
    本雅明的追随者,著名的英国评论家约翰·伯格曾经说过:“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和阶级,它自由的选择和行为的权利,就不如一个始终得以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之中的民族和阶级。”而《哈利·波特》在商业的催眠下渐渐变成经典,却正在剥夺孩子们置身历史的权利。泛美国化的文化商业会让孩子们变得只能“识别”同类的图书,并最终阻隔孩子们进入本民族和西方经典的旅途。
    歌德在谈话录中曾告诫青年人不要看二三流的作品,免得被它们败坏了口味,以至终生不能欣赏一流作品的丰富和伟大。但在目前的情势下,歌德的告诫恐怕“有如东风射马耳”,起不到半点作用的——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鸣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