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丨知识分子的处乱世之道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9:11:48 腾讯儒学 姚海涛 参加讨论
文/姚海涛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东汉末年的儒家学者、经学大师。他的一生是服膺孔子的一生。其志节、风度与德望与孔子若合符节。 郑玄一生,始终坚持自己奉行的道义(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之德像风一样,能风化草乃至天地万物。 观郑玄一生之言行,莫不与孔子之言行相合。在他十一二岁赴宴会之时,亲戚家的孩子都穿着华丽,说着吉利的话语,而郑玄独自沉默,像是愚鲁童子一般。当母亲问他为什么表现如此糟糕时,他说:“此非我志,不在所愿”。少时之郑玄已不与世俗同辈同流,而远超当时所谓君子。 郑玄学成归家是在四十岁之时。学而优则仕向来是儒家的惯常读书、为学、入仕路径,但在郑玄这里,这一“定律”似乎并不适应。从六十岁之后,郑玄多次被汉朝当权派征召做官,但屡征不就。 让我们看看郑玄光辉的“征召不就”的旧历史。五十九岁时,举贤良方正。翌年,何进征辟郑玄,还运用了“迫胁”之法、“礼待甚优”之术,但郑玄“不受朝服,以幅巾见,一宿逃去”。 六十二岁时,被征为博士,但称病不就。六十三岁时,袁隗征为侍中,“以父丧不赴。”董卓“备礼召玄,玄不至。”六十四岁时,公卿举玄为赵相,玄以黄巾复起,道断而不至。六十六岁时,以“博士”列名于朝廷。 郑玄才名在外,却多次征召不就(资料图 图源网络) 郑玄“征召不就”次数之多,让今天的普通人感到有些无法理解。郑玄“屡征不就”既是对孔子“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的服膺,也是汉末崇隐之风的个体化表达。隐逸所表达的也是郑玄不与混乱时代相同流合污的高洁之态。 后来称痛饮为“一饮三百杯”的典故的主角也是郑玄。事情发生于袁绍在城东为郑玄饯行时,想让郑玄喝醉。参与宴会的达三百余人。大家采用“车轮”战术,纷纷向郑玄敬酒,从早上一直喝到傍晚。而郑玄喝醉了还能自加克制,保持温和恭敬的儒者风范。 席间,汝南名士应劭半开玩笑半自期许地问郑玄:“故太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他满以为郑玄当时只是一介布衣,而自己凭借名气、地位可以让其或受宠若惊或羞愧难当。 想不到郑玄微笑着回答道:“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让应劭吃了一个闭门羹。简单的几句话,将郑玄的学识与孤高表现出来。 通过这回答,我们可以看到郑玄收弟子的标准是孔子“四科”的标准,而不是当时社会所崇信的“官阀”标准,可谓学界清流。郑玄的一生也真正做到了孔子教诲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一个真正的孔子门徒。 郑玄虽然没有随孔子周游列国、亲身受其教诲,但他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孔子门徒(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融做北海相时,敬佩郑玄的德行与学识,所以一到任就去拜访郑玄。事后还命高密县令,为郑玄特立一乡,是为“郑公”乡,并设“通德门”。此名沿用至今。今日位于郑公街道办事处,镌刻着“文章凭人论,经学赖公传”的郑公祠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最后,郑玄病死在随军谋策途中。郑玄的去世象征着一个旧的思想时代的彻底结束与一个新的思想时代的真正开端。郑玄去世之前竟也梦到孔子对他说:“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通过此梦,他从谶纬学角度,准确预测到了自己大限来临之日。 观郑玄一生志业,以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对经典的后续解读与传承,可谓功莫大焉。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的先秦典籍,如果没有郑玄的整理与解读,其能否传诸后世是难以保证的。 郑玄以其丰富的著述创立了“郑学”,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对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郑玄也以承先启后的伟大经学家、卓越的古籍整理学家、重要的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等多种身份而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郑玄以毕生的精力,为传承儒家经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东汉末年,朝廷昏聩、民不聊生,郑玄的志节、学术与德望在那个乱世遗世独立,虽有曲高和寡之嫌,但无疑给后世知识分子做出了榜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