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漫谈 >

百家争鸣:史上最“不讲理”的人


    在上一个篇章我们讲到了公孙龙和他的“离坚白”理论,其实,公孙龙广为人知的是他所提出的“白马非马”的辩题。
    据说当时赵国的马匹爆发了一场瘟疫,导致了大批的战马死掉。为了杜绝这种瘟疫的传播,各诸侯国都采取了限制赵国马匹入关的限令。
    有一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了秦国的函谷关前。守关的关吏问他:“你可是从赵国来的?”
    公孙龙答道:“正是。”
    “嗯…那你不能入关,上头有命令,赵国的马不能入关。”
    公孙龙问清缘由之后,想了想,开口说道:“我骑的可是白马,白马又不是马,为什么不能过关呢?”
    这关吏一听,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你在说什么呢?白马怎么就不是马了?”
    此时的公孙龙辩解道:“这‘马’是名称,‘白’指的是颜色,名称和颜色这不是一个概念。比如我问你要马,你给我黄马黑马都可以,但如果我要的是白马,那你给我黄马和黑马就不可以,明白了吗?白马它不是马。”
    
    这关吏被公孙龙一番高谈阔论那是忽悠得搞不清方向,云里雾里,想了半天也找不出反驳他的理由,无奈只得让公孙龙和他的白马过关去了。
    
    “白马非马”的辩论让公孙龙声名大振,当然,这种诡辩的论调也引起了许多人士的不满,其中就包括孔子的后裔孔穿。
    孔穿,字子高,战国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六世孙。
    一日,孔穿来到了赵国,专程去平原君的相府,准备向公孙龙讨教一二。见面之后,孔穿故意说道:“学生久仰公孙先生学识渊博,不知是否肯收在下为弟子呢?”
    公孙龙看了一眼:“收徒?收徒倒是可以,不过你此行前来恐怕不仅仅是拜我为师吧?”
    孔穿接着说道:“我对先生‘白马非马’的论调, 实在不敢苟同,希望先生您能放弃这个论点。”
    听到孔穿这么说,公孙龙不由得哈哈大笑:“哈哈…你这番话我可就听不懂了,想我公孙龙的学问之所以受关注,不就是这套‘白马非马’的理论吗?你让我放弃这个观点,那你来跟我学什么呢?再说了,既然你要拜师,那就得先承认学识不如我,可你现在又告诉我要放弃,原来啊,你不是让我当老师的!”
    
    接着,公孙龙又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楚王背着繁弱之弓,带着忘归之矢,前去云梦狩猎蛟龙,路上不慎将弓和箭都遗失了。这左右随从想替楚王把弓箭找回来,可却被楚王制止了。
    楚王说道:“算了,不用找了,弓箭是在楚国丢的,必然会被楚国人捡去,就…就算赠与楚人了吧!”
    孔子在一次与弟子的讲课中提到了这个故事,讲完后,孔子感慨道:“楚王是个仁义君主,可惜他没有做到极致。如果他说的不是‘楚人’,而是‘人’,那他就真的称得上是胸怀天下了!”
    公孙龙的故事讲完了,见孔穿仍是一头雾水,公孙龙笑道:“你还不明白吗?你的祖先孔夫子特别强调了‘楚人’和‘人’的区别,这不恰好证明了我所说的‘白马非马’的理论吗?倒是先生您,明明学习儒家学术却反对老祖宗的观点,明明想要跟我学习却让我放弃所教的东西。像你这样的学生,换了哪个老师也教不了啊!”
    
    后来,齐国派邹衍出使赵国,平原君向邹衍请教“白马非马”的理论,邹衍评价说,“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惇(dūn),巧譬(p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意思就是说,名家的理论说白了那就是花言巧语,逞口舌之能,根本不是什么大学之道。自此以后,名家便被人们视为末流的学问,渐渐地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名家的思想,会发现他们所研究的绝对不是什么不入流的学问,而是集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于一体,抛开了语言和文字的束缚,真正去探究事物本质的明辨之学。当然,学习名家之前,我们首先要知何以为名,何以为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