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读经明义丨《荀子》: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而内自省


    文/姚海涛
    韩愈《师说》中云:古之学者必有师。
    
    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资料图 图源网络)
    教与学是教育过程的一体之两面,构成了师与生、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古人有经师与人师之分,有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之说。老师有两种,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
    经师的说法与两汉经学关涉甚大。经师教授学生有着严格的家法与师法,学生不敢越师说之雷池半步,是权威、尊严的象征。
    人师则不同,学问与人品俱佳,言传与身教并重,以人格的魅力来感召、熏陶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如坐春风并受益终生。
    荀子很重视老师的作用,他提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受教于贤师,从他身上直接受到教诲。
    他将老师的重要性提高到国家发展的高度来看。“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一个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一定是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只有这样,礼义法度就能保持。而当国家将要衰微的时候,一定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这样,人就产生放肆之心,社会的法度就会破坏。
    毋庸讳言,荀子重视师法为儒家学术道统、文脉学统、尊师统绪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荀子是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本人学无常师,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他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认为,人人都有可以供他人学习的优长。所以“不耻下问”就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荀子十五岁从赵国来到齐国的稷下学宫中求学。当时齐国力强盛,所办的学宫汇聚了天下英才。当时的名人莫不来到稷下,以传播其学。荀子在这里曾拜宋钘等人为师,所师者多矣。
    荀子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
    看到善言、善行,要一丝不苟地拿它来对照自身,看自己是否做到;看到恶言、恶行,要心怀戒惧地拿它来反省自己。
    自己具有善良的品行要坚持下去,如有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要痛加悔悟。那些能够正确指出自身错误的人,就是我的老师。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修身律己(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曾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此句较之更加详细地列出了向他人虚心学习的真诚无伪的态度。
    我国向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其中流传有“一字师”的故事。五代诗僧齐己曾在一个大雪的早上,发现几枝梅花开放,诗兴大发,提笔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他很得意自己的诗作,去与诗友郑谷品评。郑谷点评说,你写早梅,但诗句中又有“数枝”,并不能说明其“早”。只要将“数枝”改为“一枝”,就更恰切了。
    齐己听罢,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便欣然接受,并感谢这一字之教。后人便称郑谷是齐己的“一字师”。
    所谓“一字师”,是指某人只是订正了一字之误读或更换诗文中一二字者,都要尊之为师。进一步引申为即使比自己多认识一个字或了解一件事也可为自己的老师。
    这一观念实际上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另外表达,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虚怀若谷的胸怀。可见,无人不可以为师,无处不可以学有所得。
    
    我们要有一颗虚心好学的心,这很重要(资料图 图源网络)
    范仲淹作《严子陵祠堂记》时,写过一句“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李觏认为将德改为风比较好。范仲淹深以为然,欣然接受,传为佳话。生活中处处是学,也处处有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