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文学的道德之维(1)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15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在重建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体系时,道德之维、道德重建是不能不强调,重要而关键的一环。任何价值系统都必须建基于一定的道德伦理之上,具有明确的道德指向、理想追求和伦理关怀。这一是由于文学是一种公共享用的精神产品,它面对无数读者和广大人群,传播发散的是有益抑或有害的思想情感,关系重大,决非小事。二、道德既是人生价值的重要支点,也是文学作品生命攸关的结穴点,一部作品的生死荣枯、沉浮升降,与作品蕴含的道德观念意趣息息相关,直接通连。三是在当前,由于社会精神生态恶化,道德失范、“人心浮躁”、“物欲横流”,假冒伪劣满天飞,尤其需要文学抗逆流,击浊浪,传正气,播美德,担当惩恶扬善的主力军。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除了向人们提供认识、教育和娱乐消遣的功用外,更负有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监督、关注、倡导与引领的深刻道德责任,包括终极关怀的责任。钱穆先生说:中华文化“乃一种人本位之人文化,亦可称人伦化,乃一种富于生命性之文化。”【1】这种文化“乃一人生之艺术化,道义化”【2】。冯友兰先生更是把中国文化称为与西方“智”性文化不同的“德”性文化,认为“尚德”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原点与核心,是中国文化永恒的母题。它自古便提倡人要追求神圣,做不朽之道德文章。“神”说的是人之能耐本领,“圣”说的是人之内在德行;“道德文章”,说的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3】,即符合道德仁义要求的文章。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为文。考察中国文学史,杜甫是因写诗而被称为“诗圣”的一个杰出代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的诗作忧国忧民,浸透着深厚的历史精神,体现着高度的思想境界,具有丰富的情感、道德意蕴,而被称为“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可视为“道德文章”之典范。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厚德载物”,亦是认为在人与作品的背后,是道德的力量在支撑承载,德厚才能载物,德薄或缺德是根本无法载物的。 文学之所以被称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乃是由于文学承担着传播正义、传承道德、传递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正能量,因而也就肩负着确立价值、建设价值和传播价值之重任。自古及今,文之道大矣!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当今,人们必然会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开始更多地关注精神需求,关注价值与正能量。价值与正能量从何而来?从现实生活,从日常工作,从文学艺术,从传统文化和思想理论中都可以去开掘价值,获取能量。其中最重要的又是直接从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现真善美,挖掘真善美。因为真善美是积极的,能给每个人温暖、鼓舞和力量;真善美是一种超越性的情感,它升华出来的超越俗世利害的力量是一种益智益人的力量;真善美是有价值的,能让人心明眼亮,正义凛然心花怒放。因此发现和拥有真善美是幸运的,因为它能增进人生的意义和幸福。著名作家迟子建在近期写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巔》后记结尾诗中写道:“如果心灵能生出彩虹,/我愿它缚住魑魅魍魉;/如果心灵能生出泉水,我愿它熄灭每一团邪恶之火,/如果心灵能生出歌声,/我愿它飞越万水千山!”这诗意的诉求多美!她表达的就是对真善美的渴求,对价值、道德和正能量的热爱与追求。 文学所具有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与道德伦理虽然可以走得或近或远,保持一种亲密或疏远的关系,但归根结底,文学是无法与道德伦理疏离分手,而需要道德伦理为其奠基、培根、加温、添彩,助其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因为,在意义与价值的世界,道德是基石,它治心养气,为灵魂奠基,能给内心打好光明的底座。爱、善良、同情、宽恕与一切德行,则是这基石的主要成分,它们如明灯,能矫正前行的方向,提高生活的质量,增加生命光芒。因此文学与道德联姻结盟,乃是天造地设的珠联璧合,有百利而无一弊。而假若两者反目分离,一定会玉石俱焚两败俱伤。 对于文学来说,道德伦理就是文学所反映和表现的一种理想信念、精神境界、内在支柱和内心力量,而不是任何外在加诸于它的东西。高贵的古希腊诗人品达说:“一个人最应该描写的是那些美和善的东西”。托尔斯泰说:“艺术作品中主要的东西是作者的灵魂……”博尔赫斯也认为:“小说是高尚的游戏”。只有严肃而又真诚地投入,才能真正体悟到游戏背后所孕育的高尚。创作活动是渗透着强烈道德情感的艺术活动,它自然不能由单一的道德意志活动来喧宾夺主。作家是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真实的人生,是从生活中汲取道德激情,以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在道德信条的支配下进行创作,传达抽象的社会真理。作家没必要在作品中直接站出来表态,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因为道德判词固然义正词严,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道德需求,却无法满足人们更多复杂微妙的精神需求。文学给予人的,除了善恶分辨、是非曲直、美丑取舍等教益外,还有光怪陆离、奇闻轶事、曲径通幽之类更多的惊异惊叹,有愉情悦性的消遣娱乐、审美快感、人生百态和风情万种,因之强调文学关注重视道德,不是让其陷入狭隘,而是为了让其通往更加丰富阔大、斑斓多彩的大千世界。 如果说一个没有了道德底线的社会会堕落为一个丛林社会,社会混乱无序,人与人失却信任,他人成为狼或地狱的说法将成为现实,那么文学若无德或缺德,作家诗人都不顾一切去追名逐利,对享乐贪得无厌,与腐败的社会同流合污,泯灭良知,放弃责任,文学也定会百病丛生,堕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文学创作虽是一个人天马行空的想象驰奔,尽情快意的虚构描述,却无不关乎着自己和他人之精神灵魂,白纸黑字、墨迹心迹能不慎乎?比如是非对错态度应明朗,而不能含糊;价值立场应坚定不移而不能模棱两可游移不定。不能做东摇西摆的墙上芦苇,稀里糊涂的老好人。态度比技巧重要,立场比言辞重要。因为文学是清洁的事业,写作是灵魂的呈现,道德是维系文学与文明大厦的底线,如果没有了它,文学的根基和文明的大厦就可能会轰然倒塌。 因此,强化写作伦理,加强文学的道德追求,既是天经地义理直气壮的事,也是发展和壮大当今文学必须的措施,为的是运用一切方法将文学导向善良、勇敢、崇高与神圣、伟大之境。因为谁都知道,在灵魂卑污的人心中是无法看到纯洁的东西的,在不真诚人的口中,也不可能听到真诚的信息,任何人都不愿意去听信一个缺德无耻的人向我们宣讲人生奥义、道德箴言。同样,没有良好的人品,没有高度的道德理性水平和纯洁的创作动机,是不可能有任何好作品问世的。美好的东西只会出自美好的心灵,卑劣的行径只会出自卑劣的心性,这是一点也用不着怀疑的真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道德绑架”现象探析(2)
- 下一篇:柏拉图的修辞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