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红:设计下乡重在文脉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22 人民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设计,是美的哲学。设计的创造力,赋老旧以新生,变简单为神奇,传递着一种理念和精神:好的设计,敬天惜物,以物化人。因此,设计不仅是美容师,还是人类行为的优化大师,是问题解决者,是意义建构者。 新时代的中国,设计正在从传统领域,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主动介入社会变革。例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设计领域正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新征程。从产品驱动到服务驱动,设计师们以设计系统为载体,在乡村大地上找问题、寻对策、创平台。设计与人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正在被重新认定。 本刊特开设“设计之美”栏目,推出“设计下乡”系列。期待中国设计以其人文力量,推动扶贫项目,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让设计重新定义乡村,让时代重新定义设计。 ——编 者 当代社会越来越倾向于一个“设计的社会”,社会各层面都有赖于设计和规划。新时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少数民族聚落的改善与再造,是一项持续的伟大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多元化设计工程。如何在满足现代生活的条件下设计出尊重民族文化习俗、创造地域性景观的少数民族聚落,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设计介入乡村建设,从村落布局到房屋构建、道路系统、空间功能等,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设计观念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正确处理村落景观元素间的关系与人的经验秩序,使新设计景观呈现的功能很好地反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当前设计下乡面临的问题,也是设计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以生活在川西、滇西及藏东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域的藏羌彝民族为例。藏羌彝各民族隔江、河、溪、山、岭而聚居,并在长期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各自独具个性的民族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藏羌彝地区尝试将乡村建设与文化旅游开发整合在一起,以寻求文化产业的新突破。这自然有利于发挥该区域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当“观看”的行为成为游客主要文化消费方式时,当地政府也有意识地聘请有一定知名度的设计师,以现代设计理念为当地进行景观营造。但值得警醒的是,一些设计师顺应一些地方官员以新为美、以大为美的急于求成心理,或依循市场消费需求等来创造景观,使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村落受到严重破坏。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在高山峡谷地带,为了给游人创造视觉景观,大空间、大体量的设计应运而生;在景观旅游区内部或周围,兴建了大量的旅游商业基地进行商业贸易,或者仿造景观从事旅游经营,而那里常常贩卖着盗版音碟,充斥着廉价小百货。显然,这样的景观设计,结果是除了地景差异,诸如空间布局、建筑营造等与其他景区已经同质化。这很难称得上地域性文化景观:这些设计往往是符号的堆砌、拼贴,没有真正反映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的空间,也变成了展示的场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地域性人文景观的生成,都受当地人生活习俗的影响。或者说,地域性人文景观与习俗都是环境适应性的产物——在与自然的共生中,当地人逐渐形成特有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其中民族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制、营建等,都有约定俗成的理念,从而形成本民族特有的行为定式和文化习俗。一旦一些开发新建的民族度假村脱离了原有的环境,建筑语言与民族文化形态存在巨大落差,设计脱离当地文化习俗,这些去民族化的“设计景观”便会被当地文化所排斥,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今年春节,习近平同志来到四川,深入大凉山腹地和藏羌地区调研了传统的彝家村寨,也考察了贯彻中央精准扶贫精神建立起来的新村。习近平同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的家国情怀促使设计界反思,设计下乡的真义何在?设计该如何发力乡村振兴,创造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这首先要求设计师要遵循整体观的设计原则,在尊重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提升生态景观品质。目前,除了商业化景观,设计也在介入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村示范建设、特色小镇打造、人居环境营造、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治理及清洁能源运用等方面。由于常常出现将自然生态景观、文化生态景观与社会生态景观相分割的设计,造成村落建设中破碎化、符号化、浅表化等现象严重。因此,有效引入整体性生态景观设计方法和原则,有利于避免或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例如,藏羌彝走廊位于生态脆弱地带,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这一区域村落的设计,就要在生态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既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又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留得住青山,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 其次,要围绕“生态、生产、生活”进行村落的空间布局设计。藏羌彝走廊现在同时存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几种文明形态——从游牧、农耕到现代农业和工业等各种经济类型并存。设计下乡要围绕“安居乐业”这个轴心进行,在做村寨规划时要考虑到村民的生产经营。目前在彝族地区,政府兴建了很多漂亮的彝家新寨,但是有的地方住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房屋离生产基地太远,很多人住了一段时间后又搬回原来的老屋子。另外村落还应多设计和增建一些交往性与场所性的公共空间,这种公共性空间可以为村民提供新技能培训,同时也是交往、休闲的活动场所。只有把具有民族特色的公共空间建设好,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好,才能使群众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既安得下身,更安得下心,提升获得感。 再者,设计要传承当地文脉,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任何村落都承载和表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一个空间都有自身的可识别性,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性、区域性的人文景观日益淡化或消失。因此在为贫困民族地区营建安居房屋、修缮破旧公共建筑和设施时,设计要尊重并延绵民族文化,让当地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政府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完善聚落主体参与和社会融入机制,鼓励当地人参与家园的建设和管理,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建成环境与地方文脉割裂的现象发生。当前一些受到欢迎的设计,无不是设计师顺应潮流寻找当地文脉,把传统艺术或传统造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些元素,加以移植和利用,使之成为与历史关联的角色和构建新艺术形态的要素,从而呈现区域文化特色,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 对于当代中国乡村振兴而言,设计下乡不仅仅是技术操作层面的问题,更关涉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文化自信、价值认同、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深层问题。重构而不破坏、提升而不变质,才能建设出美丽乡村。只要处处有美丽的村落,就必然有美丽的中国。 (作者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网络文化市场需要高质量繁荣
- 下一篇:短评:文旅融合不负“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