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文艺如何面对历史、应该秉持怎样的历史观?

原标题:文艺也要鉴往知来
    主持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对话人: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范玉刚(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金永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丁国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在处理历史题材的过程中,文艺有其自身特点,尤其是非纪实类体裁,因借助虚构、想象、夸张而鲜活飞扬。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家可以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特点不等于特权。虚构也好,想象也罢,说到底都是艺术手法,它的根本目的和功能是更加生动有效地呈现历史真实,而不是歪曲历史、虚无历史
    张江:文艺离不开历史。这不仅指历史是文艺创作的重要资源,为文艺创作提供丰富素材,更重要的是,文艺创作需要正确历史观作为内在支撑,所以即便是当下题材,也需要正确的历史思维和逻辑。如何面对历史、应该秉持怎样的历史观,就成为文艺创作以及文艺批评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
    历史是鉴往知来的教科书
    阎晶明:作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这是常识。一些居心叵测者以“虚无历史”为目的,在事关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重大问题上,缩小、扭曲和否定对其立场、观点不利的历史,夸大、杜撰、颠倒那些所谓史实、史料以图于己有利。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在于通过割断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联系,来扰乱人们思想,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界而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是一个严肃理论批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文艺创作和文艺生活的重要问题。
    新时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作家艺术家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和丰富多彩文化,同样是作家艺术家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在各类文艺创作竞相迸发的时代,在传播手段日益发展、文艺欣赏趣味愈加多样的时代,同一个历史事件、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中会呈现出不同风貌和姿态,这是文艺发展蓬勃的体现,也是文艺创作将历史和现实形象化立体化过程中的必然。题材的开拓,主题的开掘,故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离不开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评价,所以读文学也是了解历史、认识今天、展望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创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所作评价就远非是个人旨趣的表达,更是其所需承担的社会职责。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历史可以鉴往知来,文艺作品所呈现的历史同样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当前,“戏说”历史的做法经过理论纠正已有很大改变,但丑化英雄,消解崇高,以极不严肃的戏谑方式对经典作怪异“改写”时有发生。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在切入历史课题时,都应特别注重对历史整体观的掌握,对相关历史文化进行充分认知,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符合历史真实的生动表达。那些拥有广泛持久影响力的历史题材作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作者对相关历史文化状况的深入了解和专业研究。准确掌握历史规律,是作品主题符合历史趋势、当代需要并艺术地感召未来的重要参数,也是对文艺创作者态度、能力的考验。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新变种
    张江:在面对历史和处理历史的过程中,文艺有其自身特点,尤其是非纪实类体裁,因借助虚构、想象、夸张而鲜活飞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家可以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特点不等于特权。虚构也好,想象也罢,说到底都是艺术手法,它的根本目的和功能是更加生动有效地呈现历史真实,而不是歪曲历史、虚无历史。
    范玉刚:所谓历史观就是以什么样的理论逻辑和态度来理解和叙述历史事实,不同历史观视野下会呈现差异化的历史镜像和历史评价。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遵循历史事实、历史逻辑和历史价值内在统一,坚持从历史事实出发,通过对历史的辩证认识,在历史规律的探寻中引导人迈向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拘泥于历史杂多事实的描述,而是从现象中总结规律,追寻本质,在坚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中,使历史叙述不沦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人们对历史虚无主义虚无历史、虚无价值的表现与危害早已熟知。但近来,历史虚无主义出现一种新动向——以“虚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釜底抽薪式策略,批判马克思主义为“历史虚无主义”,试图把围绕历史虚无主义的争论变成一场思想混战,这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历史虚无主义新变种。在其看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将超越资本主义走向更高历史阶段,实现共产主义,否定了以往全部历史并把历史“终结”在设想的“未来阶段”,是“历史虚无主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视为历史终结论。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历史是永无止境的不断上升过程,一切历史发展阶段都有意义和价值的判断。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永远”不会达到某种完美状态而“最终结束”,一切社会都处在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说成“历史终结论”,目的是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永恒的,以维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合法性,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文艺创作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只是无关痛痒的个人趣味和思维偏好,而要郑重其事、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牢牢把握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历史虚无主义造成认同危机
    张江:文艺创作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本质是价值观的虚无主义。历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认同,相当大程度上通过历史讲述代代相传、绵延不断,中华民族由此凝聚不散。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篡改、虚化,淆乱和破坏了历史载体凝聚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最终导致文化认同危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金永兵: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基于固定疆域与历史文化记忆所形成的文化认同受到冲击。在一种普遍存在的深刻焦虑中,文化认同危机前所未有地凸显。
    这种危机突出表现为多个方面:一是共同体认同危机。二是文化传统认同危机。三是现实生活方式认同危机。四是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文化认同的多重维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纠缠在一起并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历史文化传统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离开历史维度,抛弃文化传统,根本不可能形成个体与社会的文化认同。历史虚无主义必将导致文化虚无主义,导致面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虚无态度,导致对自身生活方式、存在方式的拒斥与疏离,对所生存大地的游离。在这种意义上说,一个抛弃或背叛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是一盘散沙,表现出来的只能是现实中每一个个体的苟且,这样的民族和国家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历史悲剧。
    因此,从文化认同的意义上说,当代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需要,也是成为幸福中国人的需要。
    文艺创作务必坚持唯物史观
    张江:历史具有不可重现性,一切历史都是被叙述的。但这并不能否定历史的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历史规律和历史本质也不容否认。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概念虽然迟至晚近才出现,它解构历史的很多手法其实古已有之。每每历史面临危机,真相遭遇遮蔽之时,捍卫的力量总是更加强大。
    丁国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然而,各种敌对势力企图借助不同文化势力、意识形态手段蛊惑民众,扰乱人心,摧毁我们的文化自尊、自信。试图让我们回到过去“一盘散沙”的年代。而国内也有一些人,眼睛不亮,心智蒙蔽,有意无意地当起国外敌对势力颠覆中国的“马前卒”。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和网络平台,传播错误思想观念;虚无历史、颠倒黑白,污蔑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无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专看阴暗面,甚至故意造谣生事,发出各种歪理杂音,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危害极大,无孔不入渗透在社会实践活动方方面面。很多人不信马列信鬼神,看不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精神萎靡。历史虚无主义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颗毒瘤。马克思主义连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开展包括文化建设事业在内的一切工作和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思想基础和根本保障。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文艺创作者必须坚决抵制。
    张江: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连接着过往和未来,如何面对历史也就是如何面对当下和未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用生命开创的,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经验、教训和情感。捍卫历史,既是捍卫中华民族不容虚无的既往,也是捍卫中华民族走向未来过程中的强大力量和正确方向。对此,作家艺术家义不容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