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漫谈 >

用品牌开发促进“非遗”保护


    在今天,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正在成为一个多方获益的共赢行为。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擦亮“非遗”品牌,将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不是经过时间打磨、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特别是一些传统工艺,常常代表着特定时空条件下手工技艺的最高水平。擦亮“非遗”品牌,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一代代人师徒相传才保留至今,一旦形成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擦亮“非遗”品牌,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的活力。
    好处实实在在,困难也很明显。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原因,根本上说是年轻一代成为遗产传承人的动力不足。
    长久以来,“非遗”传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子承父业。但在现代社会,比起继承“非遗”手艺,许多传承人可能更愿意让子女去学习计算机、法律或金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想给自己孩子一个更舒适的人生,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如何提升年轻一代继承“非遗”的积极性,如何让“非遗”传承人在现代社会体面生存,是破解“非遗”保护问题的关键。
    要拯救“非遗”,政府补贴当然是“万能”药方,但却不是最好的药方。国家建设千头万绪,财政资金就那么多,教育、医疗、养老、基建等都要仰仗拨款,能够分给“非遗”的终究有限。尽管目前各级政府都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补贴政策,但额度都不高。
    因此,更为长远的对策显然是细化分类,量体裁衣。搞清楚哪些是不得不靠财政补贴存亡续绝的,哪些是自身拥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让市场的归市场,国家的归国家,权责明确,对症下药。
    让市场的归市场,并不意味着国家当“甩手掌柜”,只不过是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国家通过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促进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项目产业化、品牌化,鼓励“非遗”项目传承人继续学习,提升再创造能力。
    事实上,这样的工作已经展开。2017年2月,商务部等16部门发布《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在顶层设计上予以政策支持。两份文件还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如提出将老字号作为“一带一路”宣传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事接待、纪念品采购中优先选择老字号产品,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等。
    总之,对“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两者是内在统一的。以开发辅助保护,用开发促进保护。这就需要“非遗”传承人抓住机遇、自我提升,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结合现代生活需求,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擦亮自己的“非遗”品牌。
    当“非遗”品牌被擦亮,不仅项目传承人能够获得更体面的生活,其创造出的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也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为广泛的需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