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专访】彭林院长:经学理念并不过时 ——内地高校首家经学研究院落户清华


    原标题:《内地高校首家经学研究院落户清华,院长:经学理念并不过时》
    受访者:彭林(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
    采访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八月十一日乙卯
              耶稣2018年9月20日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彭林会上讲话。主办方供图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成立大会9月19日在北京举行,研究院院长彭林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这是内地高校中的首家经学研究院。在他看来,经学到当今也不过时,但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不能靠简单地背诵,应该用全新的方式进行经学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经学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学问”
    经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门学问,是中国文化的源泉。经学在传统中国一直是思想与学术的核心,对国家、社会与个人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古人将视为“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的必由之路。
    此次清华大学开全国之先,建立经学研究院,以恢复经学作为第一步,进而引导中华传统文化全面走向复兴。
    “经学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学科,中国人价值载体都蕴含在经学里。”彭林向澎湃新闻强调,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经学,是中国学术的主干,始终冠于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周易》的阴阳思想,《尚书》的德治思想,《左传》的民本主义,《周礼》的典章制度,《仪礼》的礼乐体系,是指引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迈向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理论形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以及道德理念、治国之道、思维方式、生活样态的形成,乃至对史学、文学等的创作,都有重要影响。
    “历代最优秀的学者,几乎都有研究经学的作品问世,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离开经学,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古代中国。”彭林不无遗憾地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创建现代大学时,照搬了西方大学的模板,没有顾及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将经学这一中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学科驱逐除出了大学的学科体系,时至今日,中国的大学学科目录中,依然没有‘经学’,需要反思。”
    “经学理念用在今天仍不过时”
    “就像打开一扇扇门,一步步走进去,发现经学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彭林称,经学囊括万象,大到治国理念,百姓教育,小到婚姻风俗礼仪,“州官如何管理资源、财产,怎么防止作弊,这些拿到今天来都不过时”。同时,对比西方,中国没有所谓的“救世主”,中国以人为主线,把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变成道德意义上的人,需要用经学中“修身”等理念的教育。
    但对于经学的教育,他反对一味的“死背”和刻板“读经”,而更应理解经学蕴含的行为教育、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等理念。
    “我们常说的德国人严谨,但这与他们长期的行为教育有关,比如交作业的时候要求A4纸四角对齐,否则老师不收。而这在经学里也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求养成勤劳、严谨、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彭林提到,经学里还包括了诸如尊敬父母,爱戴长辈等育人理念。
    立足学科重建与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文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彭刚介绍,清华拥有悠久的经学传统。1925年,清华大学建立国学研究院,王国维等大师的经学研究成为学校的宝贵财富。近二十年来,清华大学在经学研究方面持续做出努力和尝试。2003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经学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清华重建经学研究。2005年,该中心创办《中国经学》半年刊,并举办首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继科举制度废止百年之后,中国学者首次宗旨明确地提出重建经学学科,研讨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多届。近年来,该中心主任彭林教授率领团队开展《仪礼》复原工程,培养经学特长生,向社会推广礼乐文化,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希望研究院立足学科重建与人才培养,在新时代“为往圣继绝学”的事业中做出贡献。从院系下的研究中心升格为校级科研机构经学研究院,彭林表示,这为经学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6月,香港爱国企业家冯燊均先生及夫人鲍俊萍女士捐赠1.5亿人民币,创立大成国学基金。在基金提供的3000万元人民币基础上,清华大学设立经学研究院、大成奖学金与奖教金。90岁高龄的冯燊均先生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复兴,也为国家民族在学术文化上返本归元奠定坚实基础,这体现了清华大学的眼光和魄力,他对此十分感谢。
    会上,冯燊均先生还为清华人文学院的数十名师生颁发了奖教金与奖学金。会后举行了清华·大成经学论坛,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就中国文化与经学的关系作了开场演讲,并发表了《经学献辞》。
    “我们将招聘更多资深教师,严格选拔有经学特长的学生。”彭林向澎湃新闻介绍,从2014年开始,学校批准中心可以特招本科学生,有5名招生计划。“在高考基础上,学生经过中心笔试、面试,最终可以获得60分、40分、20分不等的加分,每年我们择优录取2-3名学生。”彭林说,今后研究院将依托清华百年传统,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培养全方位发展的经学研究人才,推动清华成为经学研究重镇。
    【对话】
    澎湃新闻:为什么要成立经学研究院?
    彭林:1986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的时候,因为《周礼》的年代存在争议,导师建议我做《周礼》的相关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接触经学经典,走上读经的道路。这是一个宝库,治国理政的人应该读,它是一个建国的方案,体大思精。后来又读了《仪礼》等经典,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一个州官如何管理资源、财产、怎么防止作弊等,这些拿到今天来都不过时。每一步看进去像是一扇扇门打开,我们不要离传统太远,传统里面有很多好东西。
    经学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学科,中国人价值载体都在经学里面。中国古代写历史的,没有不读经书的。我写秦汉书,写谁或者不写谁,为什么灭亡,其中需要有一个价值判断,说得更深一点,需要有一个历史哲学在后面支撑,如何看待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政府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体制去治国,怎么管理财政、军事,需要治国之道。
    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人有宗教,人按照上帝旨意生活,我们中国没有救世主,我们中国以人作为主线,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如何变成一个道德理念意义上的人?需要修身。每个人要修身自律,而不是靠他律,中国人认为人性是善的,西方人认为人性是恶的。因为人性是善的,意味着大部分人是可以教育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首先人应该有礼,一举一动都要合于道德理性,要听德音雅乐让自己的心性变得和谐,人要做君子不能做小人,自己好了再来影响家庭。
    澎湃新闻:经学院与国学院有什么不同?
    彭林:国学是一个比较泛的概念。而经、史、子、集,是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经学立起来,其实是恢复了古时候的一个专业。
    澎湃新闻:今天的与会嘉宾们多次提及“新经学”,怎么理解“新经学”?
    彭林:中国古代关于经学有汉学宋学。我理解的新经学是汉宋要兼收。任何的学问都有不合适的地方,该部的要补,该拓展的要拓展。经学以前是在象牙塔里,现在要关注人类,比如为怎么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现代问题提出方案。
    澎湃新闻:公众如今也逐渐开始读经,流行“国学热”,但是前段时间《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引发了该不该读经,应该如何正确学经的热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彭林:我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不能简单地背。我们特别重视对老百姓的素质教育,文献里面记录了对孩子的行为教育,其中包含了很深的道理。比如黎明即起,打扫庭除,训练勤劳、严谨和一丝不苟。都说德国人严谨,德国制造很好,是因为他们从小的训练,他们交作业的时候要求A4纸四角对齐,否则老师不收。这在我们的经学里早就有了。
    澎湃新闻:新成立的经学研究院如何培养经学方面的人才?
    彭林:从2014年开始,当时的经学研究中心可以通过特招招收本科生,我作为教授,也可以招收博士和研究生。学校给了5个名额,本科生在高考后,通过笔试、面试,可以有60分、40分、20分这几个阶梯的加分,我们每年择优录取2-3名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有一部分会选择继续深造,还有些会到大学的相关机构做研究。
    我们准备高薪招聘资深老师,同时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新学期将开设《古代音韵学》、《两汉经学史》两门课程,接下来逐步要建立一套课程和教材。今后研究院将依托清华百年传统,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培养全方位发展的经学研究人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