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书画“梅兰竹菊” 原来如此养生


    唐朝有个和尚皎然,曾作诗:“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草书开我襟。”道出了书画有排解郁闷、忧愁,使人昂扬向上的作用。
    宋代诗人陆游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是说练习书画,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身。。。
    
    董寿平《梅花》
    就拿书画界称之为“五君子”的梅、兰、竹、菊、松来讲,就有深谙书画艺术的权威医学专家从中国传统中医学的角度,探究过其中养生之奥妙。用传统国画之法画“五君子”,相当于中国传统医学上的五剂处方,可收到养心、安神、明目、理气、宽中、调理脾胃、增进饮食。乐以忘忧、健康长寿的疗效。
    
    关山月《梅花》
    画梅花,特别是在寒冬将尽,早春来临之际,雪融冰消,春华初现、寒凝大地之时,更加有益于身心。医家讲梅之方位属东,五行属木,五脏属肝。肝喜动而苦急,故古人讲,春天宜解带松巾。
    常画梅花可焕发生机,散去冬季心肝郁积之寒热,调理内脏机能,以解郁化闷。
    
    白蕉《兰》
    画兰草,古医家讲,兰在五行中属火,在脏属心,在情志为喜,故人们说“喜气画兰”。
    画兰可令人心旷神怡,文雅风流,如入芝兰之室,心平气和,精神振奋,至老弥坚。
    
    郑板桥《墨竹图》
    画竹子,竹子五行属木,方位属东,五脏中属肝,胆附于肝,在情志为怒,故传统画界称“怒气画竹”,偶遇烦心之事,可运笔生风,纵横于宣纸之上,挥洒竹之精神,以发泄肝胆之火。肝为将军之官,性刚喜怒,怒则中气上逆。
    画竹之人可排除胸中怒气,养肝护胆。经常画竹之人,邪气不易侵肝,脏腑和顺,身心自然无恙。
    
    缪谷英《菊花》
    画菊花,特别是对年高之人,可滋润肺腑。中医五行学说,菊之方位属西,五行属金。
    秋风霜降,百卉留实,寸草结子,惟黄菊繁花密蕊,东篱傲霜,能使人助长不畏艰难的品格,以昂扬健康向上之气度和不屈不挠之精神面对人生。
    
    梁树年《听涛》
    画松柏,可得心灵之正气。松子食之可延寿,松之余气生茯苓,可润肺补脾调胃,增进食欲,强壮躯体。从中医学说,松之方位属中,五行属土,在脏属脾,在腑属胃。
    经常画松之人,可得“海纳百川”之胸襟,为人处世豁达大度,多福多寿。
    
    张大千《松荫高士》
    古往今来,人们把写字作画与健身长寿联系在一起。
    练习书画不仅要展纸挥毫泼墨,还要用心用神用气。每日临池握笔,开卷书写,必然端坐凝视,专心致志。写字作画时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执笔则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一身之力由腰部而渐次过渡到肩——肘——腕——掌,最后贯注到五指,运行于毫端。
    古人云:“力发乎腰”,“务使通身之力奔赴腕下”,就是指此而言。练字画看上去只是手在动,其实全身的气血都在运行,书画写者绝虑凝神,心正气和,身安意闲,血脉通畅,完全进入了“练功”的境地。
    
    张大千《拟北宋人画法》
    书画有养生的作用,这是书画人的共识。有人把这些作用总结成四句话:
    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
    神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