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文以载道丨林纾教子:有两字要立 有一字要破


    文/木光
    林纾在历史上素以博学强记闻名,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但近读其《示林琮书》,始知这位狂生的事业,其实也是脚踏实地勤学而来。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在教育方面有不俗见解(资料图 图源网络)
    林琮是林纾之子,林纾一直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古文事业,故常写信知道林琮。在《示林琮书》中,林纾告诉儿子,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有两个字要立,一个字要破。
    要立的两个字,一是“勇”,一是“忍”。在1919年8月18日的信中,林纾说:
    做人须得一个“勇”字,又须得一个“忍”字。不勇无以趋事业,不忍无以就事业盖能勇则猛进不畏难,能忍则耐性不避难总在自家定力,不必待人匡辅,方是好男子
    
    一个人要勇气,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种族都需要勇气(资料图 图源网络)
    干事业要勇猛精进,很好理解。因为干任何事业都会遭遇挫折和困难,如果没有勇气,就可能畏惧不前,最终功亏一篑。但是,何以还要能“忍”呢?
    林纾认为,“忍”能够让人“耐性不避难”。如果用时髦的话语来说,就是能够让人有很好的抗压能力。勇气让人往前冲,但冲到困难之前,与困难正式交锋之后,未必马上就能分出胜负,更有可能的是处于一种持久对抗状态。这个时候,须有“忍”字相助,有“勇”有“忍”,方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忍,就是要面对困难,积蓄力量,在最后夺下胜利(资料图 图源网络)
    要破的一个字,是“懒”。林纾郑重的对儿子说:
    今当力除一个“懒”字。懒中之人,犹猾能入虎腹,食虎之肠胃都尽。此虫不可不除。故欲除“懒”字,先从早起入手。能早起则光阴有余,不至浪掷矣。此为除懒之第一招
    所谓“猾”,据《山海经》的记载,乃是一种上古神兽。《南山经》中说“猾褢”这种神兽,形状像人,身上的毛发很像野猪毛,住在洞穴里,而且有冬眠的习惯。明代的《正字通》的描述则略有不同,但更加有趣。
    书中说猾是海兽,全身无骨,能够进入老虎的口中,老虎还消化不了它。一旦猾进入老虎腹中,它便开始蚕食老虎的五脏六腑,直到最后将其身体掏空。
    
    生命的意义在于前进(资料图 图源网络)
    林纾认为,“懒”之于人,正如“猾”之于虎。老虎虽然勇猛无比,但一旦让“猾”钻入肚子中,则腹中心肝脾肺肾将全部被“猾”吃掉,最后惨死。而人若沾染上懒惰的毛病,那么无论多么的天赋异禀,最终你的才华、梦想等都将被消磨殆尽,成为废人一个,终生无所成就
    韩愈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所以根治“懒”字的最好药房,莫过于“勤”。林纾为此给儿子支了个招,认为破除“懒”字的第一步,可以先从早起开始。俗话说得好,一天之计在于晨。若能早起,则“光阴有余”,不会将宝贵的生命浪费在床榻之上了。如今人们常半开玩笑的说:“生前何必贪睡,死后必定长眠。”其实也正是这个道理。
    自古及今,凡能成大事者,莫不立“勇”“忍”二字而破“懒”字。一立一破之间,恰是人生事业之关键。世人只知林纾狂,不知狂有狂的资本,而这资本,正是靠“勇”“忍”而得,而绝非一个“懒”字可以实现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