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积善有余庆 多藏必厚亡


    文/安易
    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余庆也。 栗实之肉秘于内,深自防护,人乃破而食之。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围炉夜话》
    
    积善有余庆 多藏必厚亡(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多行义举,行善积德就会给后代带来恩泽。
    就像是桃子对自己的果实毫不吝啬,将其完全暴露在外,让别人轻易的就能得到和食用它。吃完果肉后,将它的果核种植回土壤中,它还能再生出幼芽,从而生生不息,极富生命力。
    但是栗子的果肉深藏壳中,自己紧紧的保护起来,人们只能剥开果壳食用它,吃完就将壳丢弃了,再也没有重新发芽的机会。
    由此可见,越甘于奉献的人,越能不断收获;越是深藏不付出的人,越容易走向失败。
    
    行善积德就会给后代带来恩泽(资料图 图源网络)
    明代方孝孺在《柱铭》中说:“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就是在说一个人若能在生前广施恩惠,别人自会因为受到上辈的恩惠而将感激之情推及到他的后代身上,从而让家族世代兴旺和睦。
    明清两代,桐城一邑共出进士236人,举人793人,贡生、监生不计其数,其中“张”氏家族是桐城的世家显族。张英,桐城清代大学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被康熙称赞“有古大臣风”。为后代订立了《聪训斋语》家训的张英推崇为人礼让。他说:“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让为宝。”张英“六尺巷”让墙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张英桐城老家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氏为邻。吴家越界占用,于是两家引起纷争。
    家人修书一封寄给在京城的张英,请求定夺。
    未曾想,收到张英一首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随即退让三尺。吴氏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于是这场纷争就在相互谅解退让中,化干戈为玉帛。
    张英之后,张氏家族科举大张,人才辈出,呈现出“父子宰相”、“三世得谥”、“六代翰林”的光耀景象。礼让传家,甘于奉献,让这个家族“积善有余庆”。
    
    积善必有余庆(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德经》中说:“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分贪求物质与名利,必定要劳心劳力,大费精神,结果失去更大。
    贪求利禄的人,每每得到都必然深深藏起,但殊不知藏得越多,使人嫉妒怨恨越大,结果往往身遭横祸。
    真正的财富永远不会是靠“争”与“藏”积累的,唯有行善积德,礼让奉献,多给予才可能多收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