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真读书”需要下“笨功夫”


    文/知行君
    所谓“真读书”,一是读书的动力是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而非出于外在的压力与要求;二是读书的目的是格物致知、悉事明理,而非以读过多少本、某某书为炫耀;三是读书的行动已成生活乐趣和日常的习惯,“一日不读便觉面目可憎”。
    
    真读书少不了“笨功夫”(资料图 图源网络)
    钱钟书和杨绛夫妇下放干校,一日两人路过一极其简陋的草棚。
    杨绛开玩笑说:“你说我们就住在这样一个棚子里,会怎么样?”
    钱钟书先生沉吟片刻,回答说:“不行,没有书。”
    这样的读书,可谓“真读书”。
    
    何为“真读书”?(资料图 图源网络)
    曾国藩:治学须“扎硬寨,打死仗”
    曾国藩是清末造诣极深的理学大师,也是带领湘军击破太平军的著名儒将。
    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要下“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功夫。
    曾国藩对自己读书的要求是: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了他做事的态度。
    曾国藩有一个“尚诚尚拙”的人生哲学,即“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打败太平军,靠的不是机谋巧变,而是“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功夫”。
    为什么“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所谓“巧”,无非是走捷径、省功夫,绕开欲成之事所需要的某些艰难。而任何事情,只要取“巧”,就有漏洞。就像你翻一片地,只有一锄一锄地把每个角落都锄到,才算真把这块地翻完了。如果你取“巧”,做表面功夫,这里留一块,那里漏一块,那么,这些疏漏掉的地方,就会长不出好庄稼。一条防洪大堤,就得一块块砖石一根根钢筋一兜兜水泥去修,你在其中使“巧”,以竹片代钢筋,以泥土代水泥,洪水一到,你的防洪工程就现出“豆腐渣”工程的原形。即使是兵法上讲的“奇正相生”,“正”是本,“奇”为末。有正无奇,根本尚在,不至于出大的纰漏;有奇无正,就是舍本逐末,那是兵家大忌。
    所以,曾国藩“扎硬寨,打死仗”,就是以“笨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战场上的风险。湘军东征太平军,最大的一次失败,湘军悍将李续宾兵败三河镇,就是因为在湘军宿将胡林翼老家丁忧时,颟顸的湖广总督官文急于求功,让李续宾孤军冒进,有奇无正,后援无继,才全军覆没的。
    著名国学大师黄侃在读书治学时,采取的就是曾国藩“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在研读有关自己专业的书时,他总是要反复阅读数十遍,一直到能举出其篇、页、行数,基本无误差为止。一次他研读孙诒让的《周礼正义》,自限180日读完,凡遇其中需要计算的地方,他都要一一列算式加以推算验证。他在读《清史稿》时,全书100册,从头到尾一卷一卷地详加评注圈点。黄侃对于随随便便翻阅、点读数篇浅尝辄止的读书方法很不赞同,称之为“杀头书”。他也反对那种只读所需资料,而不肯一句一字认真读透全书的实用主义态度。
    
    曾国藩“扎硬寨,打死仗”的治学方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陈寅恪:读书须有次第,分轻重
    清华“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先生(另有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博览群书,被誉为“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素有“活字典”“活辞书”之誉。他一生苦读,积累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陈寅恪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他认为,《诗经》《尚书》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乃人人必读之书。《礼记》(包括《大学》《中庸》《礼运》《经解》《乐记》《坊记》等)是儒家杂凑之书,但其中包含的却是儒家最精辟的理论,是相当精彩的作品,不但要看,还应该背诵。
    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陈寅恪说:“中国真正的原典也只不过一百多部,其余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互为引述参照而已。”读“老书”,读“原典”,这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读书策略。
    陈寅恪大量读书,却不尽信书。对于书上说的,前人说的,大人物说的,陈寅恪总是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才加以确认。正是不唯书、不迷信的怀疑精神,奠定了陈寅恪学术大师的地位。
    陈寅恪从12岁起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高等学府求学18年。哪里有好大学,哪里藏书丰富,他便去哪里拜师、听课、研究。对大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学位,他却淡然视之,不以为意。陈寅恪读书的功夫深到什么程度呢?由于苦读,过度损耗了眼睛,47岁右眼失明,56岁左眼视网膜剥离,终致双目失明。双目失明后的陈寅恪先生,仍通过助手“念书”来读书。
    
    陈寅恪将书分为三类(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真读书”少不了“笨功夫”。“笨功夫”看似很笨,其实是难言之妙。
    以曾国藩为例,虽然秀才考了九年才得中,但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即高中进士。他总结自身经验,说这得益于自己“笨功夫”下得足,基础打得好。
    那么,怎样在读书上下“笨功夫”?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反复读,带着问题读,边读便思考。俗话说:好书不厌百回读。对于一本好书,一读仅知皮毛,二读能知梗概,三读四读才能前后贯通,而要深知要义,非五读六读并做延伸阅读,互相印证比较不可。
    陈寅恪读书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往往一本好书反复读下来,会被勾画得面目全非。所以真正的好书,买一本是不够的,要买两到三本备用。本人的经验是,读书做的批注,一可记录读书的即时心得,加深思考;二可提供备用索引,什么时候想回看某一部分,查阅自己写下的批注,就可立马找到。
    国学大师王国维将读书的境界归结为三个层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第二个境界需要最长的时间,也是许多人没能完成的层次。但不完成第二个层次,就不可能领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难言之妙。
    转自丨“大道知行”(微信ID:dadapzhixing)本文原载于《月读》。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