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大师 > 当代人物 >

罗宗强

罗宗强


    生卒:1932年11月25日-2020年4月29日
    籍贯:广东省揭阳县人
    职务:历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成就:著名学者,开创了中国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与学科方向,被国内学界称为南开学派
    

    生平简历
    罗宗强(1932年11月25日-2020年4月29日),广东省揭阳县人。1956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后继续在该校攻读研究生,研习中国文学批评史,1964年毕业,1965年初被分配到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75年初返回母校,从事《南开学报》编辑工作,后转至中文系任教。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生导师。1991年起,历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果
    罗宗强近三十年来治中国文学思想史、中国士人心态史。主要著作《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获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与《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均被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材。
      出版著作
    《李杜论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初版;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修订本;2003年10月新版研究生教学用书
    《唐诗小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998年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道家道教古文论谈片》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10月;2006年6月第二版研究生教学用书
    《罗宗强古代文学思想论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隋唐五代文学史》 上、中册(与郝世峰、李剑国、项楚合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994年
    《因缘集:罗宗强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读文心雕龙手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
    《晚学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学术研究
      一、论文
    乐记的艺术思想(《河北日报》1962年9月4日)
    非《文心雕龙》驳议(《文学评论》1978年02期)
    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散论(《诗刊》1978年09期)
    浑涵汪茫兼收并蓄——杜甫文学思想刍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审美理想蟸测(《文学理论研究》第一辑,1979年12月)
    中国古代诗歌风格论的一个问题(《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3月)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文史知识》1981年01期)
    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兼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隋代文学思想平议(《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
    论盛唐文学思想(《天津师专学报》1983年01期)
    论唐大历初至贞元中的文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3期)
    诗的实用和初期的诗歌理论(《文学遗产》1983年04期)
    唐代文学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4 年05期)
    论唐贞元中至元和年间尚怪奇、重主观的诗歌思想(《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九辑,1984年4月)
    牛希济的《文章论》与唐末五代倡教化的文学主张(《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05期)
    读《庄》疑思录(《南开学报》1985年02期)
    “新乐府运动”种种(《光明日报》1985年11月19日)
    一九八四年唐代文学理论研究综述(《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02期)
    古文运动何以要到韩、柳出来才开了新局面(《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七辑,1986年)
    从思维形式看中国古代诗论的一个特点——对“象外之象”说的一种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1期)
    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背景(《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李白与道教(《文史知识》1987年05期)
    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文史知识》1988年04期)
    儒学的式微与士人心态的变化(《中国文化》创刊号,中华书局(香港),1989 年12月)
    论阮籍的心态(《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4期)
    正始玄风与正始文学思想(《文史知识》1990年06期)
    路越走越远——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的体会(《文史知识》1990年10期)
    也谈李白与《长短经》(《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
    嵇康的心态及其人生悲剧(《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一个句号(《南开学报》1991年02期)
    刘勰文体论识微(《文心雕龙学刊》第六辑,齐鲁书社,1992年)
    从《庄子》的坐忘到唐人的炼神服气(《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03期)
    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中国首届李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
    刘勰文体论识微(续篇)(《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辑,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汉魏文章与洛阳(《文史知识》1994年03期)
    自然范型:李白的人格特征(《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4年)
    一个旁观者和他的文学观——读《抱朴子外篇》随记(《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4期)
    近百年中国古代文论之研究(《文学评论》1997年02期)
    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之回顾(《二十世纪古文论研究文存》之“导言”)
    李白研究的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文学遗产》1998年04期)
    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一个句号(《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古文论研究杂识(《文艺研究》1999年03期)
    文学史编写问题随想(《文学遗产》1999年04期)
    讲授文学史的一些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01期)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一个问题
    论海子诗中潜流的民族血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诗的人文传统问题——关于选诗和解诗的一些问题(《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弘治、嘉靖年间吴中士风的一个侧面(《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04期)
    目的、态度、方法——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点感想(《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关于士人心态研究(《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4日)
    隆庆、万历初当政者的文学观念(《文学遗产》2005年04期)
    社会环境与明代后期士人之心态走向(《粤海风》2006年03期)
      二、书评
    读《文心雕龙论稿》随想(《文学遗产》1987年01期)
    读书忆旧(《读书》1989年03期)
    舍易就难舍热就冷——谈傅璇琮《唐诗学论稿》(《读书》1990年10期)
    老人不再耳提面命——评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读书》1991年8月号)
    我们非常需要不尚空谈的书——读蒋寅《大历诗风》札记(《文学遗产》1994年05期)
    分期、评价及其相关问题──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三人谈(曹道衡、罗宗强、徐公持,《文学遗产》1999年02期)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编选的一点想法(《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22日)
      三、序跋
    《唐诗论学丛稿》序(傅璇琮《唐诗论学丛稿》卷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报1月)
    张峰屹《西汉文学思想史》序(2000年3月5日;《西汉文学思想史》,张峰屹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四、访谈
    “自强不息,易;任自然,难。心向往之,而力不能至”——罗宗强先生访谈录(罗宗强、张毅,《文艺研究》2004年03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