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礼乐教化精神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0:11:07 国学网 吴宁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古代,礼乐教化被用来维系国家统治、社会治理和人际关系,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的精神集中体现在儒家典籍中,能够为当今提供有益启示。 礼义以为纪。我国古人把“礼义”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原则与规范,其根源性意义在于体察天地,效法四时运行,顺应社情民意。古人认为,礼乐不是随意形成的,而是以天地为法则摸索出来的。在古代堪称国家大典的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所表达的敬畏之情,不仅体现出强烈的追本溯源意识,而且蕴含着对天地节而四时成的期待,天人和谐观念在其中融为一体。礼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规范,大至国家典制,小到个人行为准则,均可称之为礼。在我国古代,礼的表现形式虽然不断变化,但礼的精神历久弥新,可以促进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礼俗良性互动。礼制既需要“达天道”,又需要“顺人情”。北宋程颐提出,礼出于“民之情”“民之俗”,即社会中大量礼俗往往不是刻意设计的,而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虽然百姓日用而不觉,但施行起来十分有效。风俗一旦上升为典章制度和道德准则,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和强制性的力量。礼属于规章制度,具有系统性、导向性和稳定性;风俗属于生活行为,富有多样性、易变性和自发性。为此,应当对风俗进行教化和整合。在我国古代社会,礼中有俗、俗中有礼,寓礼于俗、以礼节俗。这种礼俗之间的良性互动,使礼具有比较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社会认同度。这启示我们,在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应注重将行之有效的乡规民约及时上升到制度规范层面。 礼时为大。《礼记》云:“礼,时为大”。这是说,时代在不断变化,民众需求在不断变化,礼制也应当适时因革损益。“礼义”的制度,需要根据具体形势和条件去创制和调整,人们在制度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南宋朱熹将贵族化的《仪礼》时代化、简便化,使之成为平民化的《家礼》,不仅对宋代以来的中国传统社会影响深远,而且对日本、韩国等产生了不小影响。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结合实际,发掘传统礼仪的时代内涵,开展“开笔礼”“成人礼”“中华传统婚礼”等民俗礼仪活动,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其经验值得总结。 (作者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语言资源的多元化开发路径
- 下一篇:说唱文艺研究与非遗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