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理论 >

重新定义博物馆


    博物馆属公益性文化机构。在当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背景下,其公共文化服务的属性需重新认识,盘活所有可利用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将社会服务功能向学术科研、国民教育、经济建设、百姓生活和文化交流等领域深度拓展。
    实践证明,文化交流对一座城市的影响,往往比经济或其它方面的影响力更持久、更广泛、更深刻。
    促进文化融合与文明互鉴
    博物馆间的展览交流是国内地区之间和中外国际间人文交流的重要形式,对于国内地域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和中外文化互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还存在某些文化差异,中华文化在部分地区和民族中还存在若干文化分支。通过博物馆间的展览交流、文物合作,可以使更多的民众享受到异地文化,更好地满足所在地区民众精神文化的多元化需求,有助于国民对于我大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对于促进文化融合、民族团结及巩固国家统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文物和文化艺术展的输入与输出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国家文化形象,提高文化软实力,架起我国与世界各国沟通了解、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桥梁。同时,还能服务于国家的和平外交政策,增进与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营造和谐的氛围。实践证明,文化交流对一座城市的影响,往往比经济或其它方面的影响力更持久、更广泛、更深刻。
    博物馆在提供基本陈列、专题陈列等基本文化服务的同时,在博物馆的公共区域提供餐饮和高雅的休闲环境,让博物馆成为市民享受高雅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
    作为公共空间丰富公众文娱生活
    我国的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城市化的生活功能,也还需要城市化的文化功能,而博物馆就是城市的主要文化设施和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博物馆在百姓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不可替代。
    博物馆在提供基本陈列、专题陈列等基本文化服务的同时,通过引进、交换展览,不断把具有异地风情的优秀文化带给市民,同时在博物馆的公共区域提供餐饮和高雅的休闲环境,让博物馆成为市民享受高雅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有条件的博物馆还可为有文娱爱好的市民提供场地,鼓励进行有传统特色的音乐歌舞、武术杂技、诗歌朗诵等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为传统文化提供不断丰富、发展、传承的空间,使博物馆的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和活跃。
    博物馆的建筑常被视作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化标志和文明形象的存在,往往也是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
    尝试将馆舍平台服务工商企业
    博物馆的建筑常被视作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化标志和文明形象的存在,往往也是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随着现在文化旅游之风的兴起,博物馆在文创、新媒体运用等方面的商机日益凸显,社会形象、馆舍空间和网络平台的经济价值亦可适度开发。
    自2008年国有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参观人流逐年增多, 许多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呈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不少博物馆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高规格的藏品和高水平展览引起公众的关注。有了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博物馆,可利用其场馆或新媒体平台为工商企业的营销宣传提供服务,扩大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为其品牌注入文化元素,让博物馆在社会经济中扮演为高品质企业和产品代言的角色未尝不可。
    传统的“亮宝式”展览和“说教式”讲解已不适应信息时代大众的需求。
    应适应国民终身教育需求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注入和观众需求与品位的不断提升,博物馆越来越展现出斑斓的人文光彩。在公众教育的方式上,传统的“亮宝式”展览和“说教式”讲解已不适应信息时代大众的需求。我们需要探索更亲民、更现代、更趣味的文艺化方式让历史文化走近公众,配合好大中小学对学生的课外教育,满足国民探求知识、启迪智慧和陶冶情操的自我素质提升需求。
    博物馆怎样作出改变?
      陈列展览“通俗化”
    博物馆,特别是历史类博物馆,其责任就是将我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和祖先的智慧呈现给公众,让博物馆成为大众汲取知识和智慧的殿堂,回望历史的窗口。在科技进步迅猛发展的今天,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博物馆的展览,仿真、虚拟、无展板技术带来的动态、交互、沉浸、体验式等活化表现方式能带给观众更为新鲜的感受,为博物馆展陈中把无形的历史与文物古迹结合,生动表现历史、活化展示文物提供了新的手段。
    博物馆能否把展览主题和文物(艺术品、标本)展品的内涵以观众最易接受的方式生动表达,是衡量公众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所谓“让文物说话”,就是要让博物馆展出的展品面对观众说“白话”,说“普通话”,让普通观众能轻松看懂听懂展陈中的文物语言。文物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牌板说明、陈设形式、色彩衬托、音乐氛围、形体复原、图表阐释、数字媒体、讲解服务等,都是解读展览主题和文物展品的语言形式。
    博物馆怎样作出改变?
      讲解服务“订制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讲解员人工讲解外,自动语音讲解系统已逐渐普及,APP导览讲解系统也在陆续推广。博物馆的讲解队伍应是一支稳定、高素质、善于学习的文化服务团队,应通过培训和鼓励自修使之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并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专家化讲解员,从而使之能够根据讲解对象的特点选择通俗讲解、深度讲解和趣味化讲解等模式;智能讲解系统也应设计多种讲解风格,观众可根据喜好选择音质优美的播音主持风,也可选择风趣幽默、博闻强识的讲解大咖风。“订制化”讲解的实现,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探求知识、享受文化的需求。
    博物馆怎样作出改变?
      校外课堂“体验化”
    博物馆作为公众教育的重要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多层面结合、深度化切入是近年来文博界和教育界正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2016年9月3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对于学生这些方面素质的培养,博物馆教育可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博物馆可根据自身资源和青少年特点,结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研发设计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活动或寓教于乐的特色课程。
    博物馆怎样作出改变?
      终身教育“循序化”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2020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进而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从理念、政策层面向实践领域转变。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有义务参与承担起国民教育“终身化”的责任。
    面对越来越多热爱学习的公众,博物馆应积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历史、文物、艺术及智力资源,经常性推出新的主题展览、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等,借助微信、微博、抖音、门户网站、网络杂志、网络电视、虚拟社区等媒体传播知识信息,将博物馆进社区、进乡村的活动常态化。
    (作者为西安博物院副院长 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