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猜一猜《论语》贡献了多少个成语?108个!(2)


    修身处事篇
    比而不周
    【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察言观色
    【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成仁取义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成人之美
    【解释】: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大动干戈
    【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待价而沽
    【解释】: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当仁不让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恭而有礼
    【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恭而有礼(资料图 图源网络)
    惠而不费
    【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见义勇为
    【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见贤思齐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敬而远之
    【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敏于事,慎于言
    【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能近取譬
    【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出自】:《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匹夫不可夺志
    【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已:停止。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杀身成仁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善贾而沽
    【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言必信,行必果
    【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以德报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
    【解释】: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行舍藏
    【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中庸之道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