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为什么现在中国需要心学?(3)
http://www.newdu.com 2024/11/15 04:11:56 心学 杜维明 参加讨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最主要的观点之一,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从希腊哲学开始,人们就常常把知和行当做两块,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在哲学上,人们一般认为理论的探讨有突出价值,而实践的价值不大。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则是把这个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就把理论和实践分开的思维方式彻底打破。马克思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说,人类不只是要了解世界,而且还要改变世界。 根据阳明的论述,知和行是同一的,因为它们扎根在同一个“本体”上。“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阳明先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实际上,这个提法并不太好理解。他最好的学生徐爱也曾经提问说:“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阳明回答说,你所说的知和行“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接着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由此类推,只有实际上已经行孝的人才能说知孝。同样,只有尝过苦味的人才知道什么是苦。 事实上,为了使他的知行合一观开花结果,阳明又耗费了十年时间,经历了数不清的困难——用他自己的话说,历尽“百死千难”。知行合一观作为阳明内心经验的凝结,即使在初步阐述的时候,也是对朱熹难题的辉煌解答。有了这个新观点,阳明踏上了他的新旅程,终于成为孔孟之道最伟大的模范教师之一。 请给我们讲一讲“存天理去人欲”,为什么您认为对它的批判很荒谬? 以前宋明儒学最容易受到批评的一个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另一个就是“存天理去人欲”,把“存天理去人欲”当做禁欲主义,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当做最强制性的贞节牌坊。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是程颐*讲的,本意是每个人都应该有气节,其实这句话如果用今天的方式讲,就是对于我们这一批知识分子来说,失节是大事,饿死还是小事。这句话是对知识分子讲的,而不是要求寡妇去做什么事情。怎么证明程颐确实这样想呢?第一个可以证明的事例,就是程颐在为父亲写墓志铭的时候特别赞美父亲的仁慈,举的例子就是他父亲不仅鼓励而且安排了他的表姐再嫁,这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如果他对于妇女改嫁有那么强烈的反对的话,他就不会在父亲的墓志铭里写这件事。 另外像韩国的大儒李退溪,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他不仅劝说,而且多多少少强迫自己孀居的儿媳改嫁。其实,宋代人改嫁和离婚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没有像今天我们受到基督教影响以后秉持着禁欲主义。 “天理”这两个字在宋明理学里面特别有价值,程颢讲过一句话说,“吾学虽有所受”——我的学问虽然很多是从前朝大儒那边得来,“‘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中庸》开头第一句话是“天命之谓性”,就是说我们的人性是来自上天,如果再讲得复杂一点,就是通过一个转化的过程,从无生物的“气”,到植物的“身”,到动物的“知”,再到人的“意”,逐渐演化出来。 王阳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当生命出现以后,你就不能用“气”这个游戏规则来了解生命,因为有新的现象出现了;而当“知觉”出现时,你也不能够用了解生命的规则去了解“知”;而当人的“意”出现时,你当然就不能用一般动物的知觉来了解人,所以人在这个演化过程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即是孟子讲的“几希”——很少但是独一无二的东西,这就是来自上天。“天命之谓性”,讲的就是这个东西。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王阳明他们特别注重人和禽兽分别的地方。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人在追求道德这方面要比追求性更强烈的,这样说来,性的追求是自然的,而道德的追求是不自然的,必须经过“人”的自觉反省而发展。所以,自然的食色是所有动物的规则,但是人的“几希”是要经过反思的。 “天理”就是人的真正本质,存天理就是把这个人的本质——如果具体讲下去,就是恻隐之情一定要保住。“去人欲”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出于个人的自私自利或者为了其他的价值利益,丢失了这种恻隐之心,这种自利就是“人欲”,必须要“去”掉。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参见副栏“《大学问》摘录”),每个人都有恻隐之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如果你让它发展,它不仅可以包容其他人,甚至包容天地万物;但是另一方面,人也有自己的私欲,让私欲越来越狭隘,到最后连父母妻子这些最亲近的人也可能要异化疏离。同样的人,存天理就能够将恻隐之心推到天地万物,而在人欲就使你越来越小,小到连父母都不能相容。王阳明的思路就是这样,他不是倡导禁欲主义,而是告诉每一个人要保存良知的心,那你就可以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如果丧失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良知理性,那你连自己的父母兄弟之间都会异化。 王阳明坚持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对立,可与古代将“道心”和“小人之心”区分相比拟。前者外延广大,并且性质真实,后者范围狭窄,是心之本体的虚假呈现。所谓的“人欲”,其实并不具任何人性特质,它是心灵自私的表现,它的出现阻挠和扭曲了心灵真正的意图,意味着心灵在存在上已和本体分离了。当心不再依循本体而动时,用程颢的话来说,植根于心灵中的人性可能已经麻木了。“人欲”就是私欲,它们不是要实现自我,而是要毁灭自我。从这个角度看,存天理去人欲的目的是刈除自私,以保存真正的自我。 每一个人的内在圣性永不会完全丧失(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么“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阳明提出“存天理去人欲”之后,经常有学生问“天理”到底是什么。有一天,阳明忽然豁然开朗,“体认”到了“天理”即植根于人心中的“良知”。只要私欲根除,人的“良知”就会自然显露。在阳明的哲学里,“良知”应该被理解为人最深的和永久不变的实在。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人的内在圣性永不会完全丧失的最终原因。 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有一种推己及人的观念,把个人的情向外推,由近到远。良知的核心思想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就是仁。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则为“恕”。实行忠恕之道,也就是从个人的主体性逐渐向外推,逐渐从一个“作为个人”的人,一直推到“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 在《大学问》里面阳明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但是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草木瓦石的关系,都要有所分疏,不是都一样的。所以儒家提出的是差等爱而不是兼爱。这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同情心来理解。我们的同情感,像水位一样,如果培养得高就可以流得远,培养得低就流得近。这种感情如果不能推向更宽广的人际关系,儒家伦理便会堕落成为家族主义,甚至个人主义。但是只要我们能把自己同情的水位提得高就可以流得远,因此从对自己的亲人、邻里的爱可以发展到对其他人,一直可以发展到同胞、整个人类。 “此心光明”又意味着什么? 这是阳明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他本人是完全透明的,没有黑箱作业的地方。宋代司马光也有过一句话,“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另外阳明在龙场顿悟,“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阳明对一个人的主体性、独立尊严不仅非常在意,而且认为绝对有可能实现。所谓立志就是建立你的主体性,面对一切,你是一个诚信的人。 有很多人说,你看王阳明在面君、在杀人的时候,和他讲良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矛盾的,认为阳明作为将领出去打仗,和他在书院里面与学生交流,这两件事之间好像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实际上,阳明有一个对我很有启发的故事,他在平乱之后,在军伍之中设宴请学生吃饭,向学生表示感谢,学生们都觉得很惊讶。阳明说,你们诸君事实上对我有很大的贡献,因为我每一次判案或者做决定要伤害人家生命的时候,我一定要问我自己,我做了决定以后能不能回来面对诸君讲学,假如我认为不行,我就不会做了,所以你们实际上等于做了一个借鉴,等于是我良知的另一面。因此,阳明在每一次处理事情的时候,他都是公开的、透明的,所以是“此心光明”。 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现在国人对阳明学知道的还很少,学习阳明学该如何循序渐进呢? 从整个儒学来讲,最熟悉儒学的是韩国,然后才是日本,再是台湾、香港,大陆是最生疏的。如果现在学习阳明学的话,第一就是立志,第二是勤学,第三是改过,第四就是责善(这段话出自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参见副栏“教条示龙场诸生”)。 从一开始,年轻人就要首先立志做第一等人,而不要受到考试文化的影响或者其他社会风俗的影响,做一个凡俗的、安于现状之人。年轻人必须立志做有独立人格、能够站起来的人。有了这样的志向之后,开始学做人,也就是学圣贤,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能够改过,然后找到朋友互相勉励。 企业家能从阳明学里学到什么呢? 阳明有一篇谈教育观的《训蒙大意》,可以算是他的基本精神。阳明在教学时,首先强调“立志”,启发每一个人的创造力,而且他最注重的是当你做决定的时候,你的内在价值是什么! 阳明10岁的时候曾经问过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人?”老师跟他说:“惟读书登第耳”——好好读书,考试考得好,因为阳明的父亲就是状元。而阳明却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他的父亲听了之后笑着说:“汝欲做圣贤耶!” 这个故事说的是,阳明从小就立志要做圣贤。何为圣贤?何为第一等人?第一等人,就是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人格、能够发挥人性光辉的人。很明显,这里强调的是内在价值,而不是富贵荣华这些外在价值。 因此,每个人都要立志,立志就要做第一等人。有了立志以后,我们才会学习,学的不是知识、技术,而是学做人。所谓学做人,就是开发自己的主体性,发掘内在的资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