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立春:虫鸣鸟飞春又来(2)


    在立春这天,民间有着非常丰富的活动
    
    大春牛(资料图 图源网络)
    《礼祀·月令》中曾记载周天子亲自带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郊外迎春祭神之事,这也就是“春耕”的前身。在古代,为了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官常常会在立春的前一日将用土做成的春牛放在衙门前,在立春当日用红绿鞭抽打。“打春”一词正是由此而来。此举意在督促农民开始耕作,而人们也喜欢把春牛的碎片带回家当做来年耕作的好彩头。
    
    立春幡(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此外,有些地方还有着立春幡的习俗。春幡实际上就是一种窄长旗,可以直接挂在户外,客家也有将小春幡戴在女子头上的习俗。春幡的种类有很多,燕子,柳树,鲜花,鸟,蝴蝶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人们认为在立春之日佩戴春幡能够禳凶邪、求吉利。
    在饮食方面,立春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吃春饼(资料图 图源网络)
    北方地区会在这一天吃春饼,“咬春”一词也由此而来。据说春饼的前身实际上是一种潮州的古代小吃,但是这一说法尚且有待考证。春饼实际上是一种由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饼,人们在食用时常常会卷入各种各样的菜,以求来年更加勤劳,生活更加圆满。在吃春饼的时候,民间讲究把各种各样的菜全部包进饼中,从头吃到尾,这种吃法唤作“有头有尾”,取吉利之意。
    
    炸春卷(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南方地区则会在这一天吃春卷。春卷也叫春蚕,江浙地区也将其叫做抹油子,饺饼筒,其外形类似春日的蚕茧,因苏东坡“春到人间一卷之”的诗句而得名。“春卷”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该书中曾提到过“薄皮春卷”和“子母春卷”这两种春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春卷需要经过煎炸,热量比较高,所以不宜食用过多。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经历过这个冷得刻骨铭心的冬季,人们心中或许早有了温暖的悸动,期盼着春日的温暖早点融化河里的冰,路边的雪,屋角挂着的冰棱。立春的到来宣布着春天的一只脚已经悄悄的踏上了归程的旅行,叶绿花开,虫鸣鸟飞的日子也不再遥远,也许某一天出门抬头的刹那,你就会发现,门口的柳树已经绿意融融,街上的迎春也正开得兴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