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有关“批林批孔”的油画。 五四时期,郭沫若逆潮流“尊孔”,写穿越文《马克思进文庙》 在今年的考研政治卷中,内有一题,引用了郭沫若90年前所写穿越文《马克思进文庙》为材料。在文章中,郭虚构了马克思与孔子的一次对话。对话的结果是:孔子对马克思惊叹:“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马克思对孔子惊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命题者“紧跟时代脉搏”,借古喻今,以郭沫若之言,循诱考生“打通儒家思想与马列主义”的用心,可谓“良苦”。 《马克思进文庙》一文,将郭沫若坚持毕生的尊孔之意,显露无遗。郭自小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到日本留学时,又在课余研读了王阳明著作。五四时期,时人以“打倒孔家店”为潮流,而郭沫若称孔子有“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是“永远有生命的巨人。”①1945年,在《十批判书》中,郭沫若更称赞孔子“顺应着当时的社会变革的潮流”,“大体上他是站在代表人民利益的方面的”,并称“仁”是指“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②对于“袒护”孔子这一点,郭沫若从不讳言。 在《十批判书》中,郭沫若不仅称赞了孔子,还抨击焚书坑儒使“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对郡县制,郭沫若评价也不高,说“秦虽设郡,未废侯封”“秦郡多沿燕、赵之旧”。总体上,郭沫若称秦始皇是“一位空前的大独裁者”。③ 1949年后,郭沫若保留了以往对孔子的看法,并体现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而其对秦始皇的定见,已随着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肯定发生改变,如1961年时论“焚书”,“其用意在整齐思想,统一文字,在当时实有必要”。④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后,以从林彪家中搜出的零碎的条幅、笔记,掀起全国范围的“批林批孔”运动。郭的尊孔立场,遂成为“旁敲侧击”、“敲山震虎”式政治游戏模式下的牺牲品。 图注:郭沫若的《十批判书》。 林彪死后,郭沫若成了“批林批孔”运动台面上被攻击的靶子 郭的《十批判书》,当日的罪名是“尊儒反法”。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了一首诗:“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老二。”柳宗元写有《封建论》,赞扬郡县制。不久,毛泽东将一本《十批判书》赠与江青,说是“为批判用的”;同时把《读呈郭老》给江青:“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治,《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在毛泽东看来,“郭老对待秦始皇、对待孔子那种态度和林彪一样”;而毛泽东自己,“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⑤ 在随之而来的“批林批孔”运动中,郭沫若只是表面上的矛头所指。因“郭老从大革命起就同总理关系很密切,很好;他们就想从郭老身上开刀,达到他们攻击总理的目的。”“四人帮……在‘一二五’一万八千人大会上,点了郭老的名”。张春桥指责郭沫若抗战时“骂了秦始皇”,郭回答:“我当时骂秦始皇,是针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江青又强迫郭沫若批判秦始皇的“宰相”,“在郭老家中东拉西扯地纠缠了两三个小时”。⑥ 1973年—1974年,全国有2000多篇批孔文章发表,最终并没有一篇出自郭沫若之手。郭只写了两首题为《春雷》的七律,向毛泽东认错。其一为,“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诗中说《十批判书》有“大错”,秦始皇有大功、孔子有大罪。“文革”结束后,新出的《沫若诗词选》没有收入这两首《春雷》。以至有人认为,郭沫若写诗认错,只是为过关,而非真的“批孔”。 1976年,郭主编的《中国史稿》,在修订版前言中,特别说明:“原来的稿子中的对于孔丘的评价有严重的错误,这次作了根本的修改”。孔子由顺应历史潮流的人物,变为“日趋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和思想上的代表,一个著名的反动人物”,其“政治思想体系是一个复辟旧制度的体系。”⑦ 1977年10月2日,郭在给林默涵的私人信件中说,“《十批判书》殊多谬误,望您不吝指正,以俾减少罪愆”。在阐释毛泽东文艺思想方面,林默涵是仅次于周扬的人物。以上话语,看似等于从郭的立场,再次承认“《十批》不是好文章”。⑧但稍后,同年的毛泽东诞辰,郭作诗纪念,曰:“形象思维第一流,文章经纬冠千秋。素笺画出新天地,赤县翻成极乐洲。四匹跳梁潜社鼠,九旬承教认孔丘。群英继起完遗志,永为生民祛隐忧。”将“九旬承教认孔丘”之事,置于已被打倒的“四匹跳梁潜社鼠”(即“四人帮”)名下,郭内心深处的“不服”,仍隐约可见。 图注:1964年春节座谈会上,毛泽东与郭沫若在交谈。 注释: ①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平英选编《豕蹄内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页;②③《郭沫若全集第二卷·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7、445页;④李乔:《从骂到赞:郭沫若论秦始皇》,《历史学家茶座第5—8辑合订本》,第150页;⑤冯锡刚:《郭沫若的晚年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15—318页;⑥王廷芳:《光辉的一生,深切的怀念——在郭沫若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收录于《郭沫若研究专刊》,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1979年,第11页;⑦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1册, 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318、384 页。⑧郭沫若:《致林默涵》(1977年10月2日),收录于《郭沫若书信集》(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49页。 作者:杨津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