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访谈 >

枕边书系列之77:周国平谈枕边书


    能否谈谈您的阅读观?
    周国平:我对阅读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直接阅读经典,读大师的原著。作为个人来说,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品质越高,就越是真正作为人在生活,每个人的生活品质、人生价值实际上取决于他的精神生活的品质、他的精神素质。通过阅读,我们获取知识,激活理性,头脑变得聪明;通过阅读,我们体验情感,感悟生命,心灵变得丰富;通过阅读,我们明辨道德,建立信仰,灵魂变得高贵。一个人拥有聪明的头脑,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据我观察,无论在哪个领域,优秀的人物往往是爱读书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终身的阅读者,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为什么读原著,能结合您自己的体会说说原因吗?
    周国平:原著是最鲜活的。我是研究尼采哲学的,我也翻译了一些尼采原著,看原著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尼采面对的是时代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探究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信仰失落的时代怎样才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充满精彩的见解及表达,读的时候会促发你思考,比读教科书有意思多了。可是,在教科书里或解读中,往往只把一个所谓体系和若干个抽象的观点拿给了你,魅力全无。原著是有血有肉的,是一个活体。原著也是最有趣的。很多大师,包括很多大哲学家,他们是很有个性的人,文字也非常好。
    如何阅读经典,您有什么建议吗?
    周国平:我提倡的方法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不求甚解,就是用读闲书的心情读,不被暂时不懂的地方卡住,领会其大意即可。这是一个受熏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你用来理解大师的资源——即人文修养——在积累,总有一天会发现,你读大师的书真的像读闲书一样轻松愉快了。为我所用,就是不死抠所谓原义,只把大师的书当作自我生长的养料。读大师的作品是为了自己的精神生长,它们仅仅是你的营养,这个目标要清楚。通过吸取营养,你在精神上能够健康地生长,这就行了。读大师的书,是为了走自己的路。你的收获不是采摘某一个大师的果实,而是结出你自己的果实。
    对您来说阅读的乐趣是什么?
    周国平:我在生活、感受、思考,把自己意识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了下来。更多的东西尚未被我意识到,它们已经存在,仍处在沉睡和混沌之中。读书的时候,因为共鸣,因为抗争,甚至因为走神,沉睡的被唤醒了,混沌的变清晰了。对于我来说,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
    在不同地方,您的阅读心情也不一样吧?
    周国平: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于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也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于生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地阅读?
    周国平: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17岁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就是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我们成了好朋友,是他从家里搬来了许多书,许多世界文学名著,介绍给我读,使我尝到了读经典的甜头,为此我永远感谢他。上中学的时候我也爱读书,多是一般性的小册子,后来想想真是浪费时间。
    读什么书不是一件小事,书籍对人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大致规定了他的精神品位,而纯正的阅读趣味正是在读好书中养成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
    对您有影响的书有哪些?
    周国平: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您在阅读上有什么追求吗?
    周国平:有人问一位登山运动员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得到的回答是:“因为它在那里。”别的山峰不存在吗?在他眼里,它们的确不存在,他只看见那座最高的山。爱书者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让我们去读最好的书吧,因为它在那里。
    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们才能俯视大千,一览众山小。阅读好书的效果与此相似,伟大的灵魂引领我们登上精神的高峰,超越凡俗生活,领略人生天地的辽阔。所以要读好书,一定要避免读坏书。所谓坏书,主要是指那些平庸的书。读坏书不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害甚大。一个人平日读什么书,会在内听觉中形成一种韵律,当他写作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韵律走。因此,大体而论,读书的档次决定了写作的档次。
    能谈谈您的阅读感受吗?
    周国平:我要庆幸世上毕竟有真正的好书,它们真实地记录了那些优秀灵魂的内在生活。不,不只是记录,当我读它们的时候,我鲜明地感觉到,作者在写它们的同时就是在过一种真正的灵魂生活。这些书多半是沉默的,可是我知道它们存在着,等着我去把它们一本本打开,无论打开哪一本,都必定会是一次新的难忘的经历。读了这些书,我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您平时是怎么读书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分享吗?
    周国平:我可以介绍一下我自己的读书方法。第一点,读书要有计划,不要漫无边际地乱读,一段时间里有一个重点,相对集中读某一类的书。其他的书也可以看,但不是重点,随便翻翻。第二点,在泛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精读。我读一本经典著作,一开始把它当闲书一样看一遍,看的时候会做一些记号,看完后就回过头来把做了记号的地方重读一下。如果特别喜欢某一本书,就不妨读第二遍甚至更多遍。第三点就是要做笔记。可能你们不需要,我记忆力比较差,这是我的弱点,所以我必须做笔记。笔记有两种,一种是摘录,在重读做了记号的内容时,有选择地做一些摘录。另一种是随感,就是随时把读书时的感想、思绪记下来。隔一段时间,我会重读这些摘录和随感,最好还作一个整理,比如说按照主题把相关的内容整理到一起,这样脉络就非常清楚了。
    您会给读者或听众开书单吗?
    周国平:我认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书单。未必所有的名著都适合于你,你读了都会喜欢。在名著的范围内,你仍然会有一个尝试和选择的过程。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非最好的书不读,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有了这个标准,即使你读了一些并非最适合于你的书,最后一定能够逐渐找到真正属于你的书中知己,形成你自己的书单。
    您经常会被邀请做一些读书活动,如果请您总结读书的话,您愿意对今天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周国平: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互联网是一个好工具,然而,要把它当工具使用,前提是你精神上足够强健。否则,结果只能是它把你当工具使用,诱使你消费,它赚了钱,你却被毁了。
    书籍是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载体。电视和网络更多地着眼于当下,力求信息传播的新和快,不在乎文化的积淀。因此,一个人如果主要甚至仅仅看电视和上网,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也许知道天下许多奇闻八卦,但这些与他的真实生活毫无关系,与他的精神生长更毫无关系。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他对人类文化传统一无所知,本质上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希望今天的青少年不要成为没有文化的一代人。
    您如何看待阅读和人生的关系?
    周国平:读书在人生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取决于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品质,那么阅读就是提高人的精神生活品质的最重要的途径,读书可以使我们获得人生最美好的价值,这就是优秀、幸福和宁静。有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叫作“阅读改变人生”,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但是应该辨清楚改变人生的什么。我认为主要改变的不是人生的表象和外观,而是改变人生的格调、气象和境界。它带给我们的主要不是一些表面的外在的成功,而是内在的优秀,在优秀的基础上所得到的成功才是真成功、大成功。(主持:宋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