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滋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49 国学网 杜泽逊 参加讨论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许多古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深刻道理,是传播价值理念的重要媒介。我们要深入挖掘古籍中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坚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深入挖掘古籍中关于做人的价值理念。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如何做人的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价值理念代代相传,蕴藏在众多古籍中,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一是勤学多闻。古籍中提倡勤学多闻的篇段数不胜数,比如《中庸》中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中的“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等等。二是谦虚为尚。《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不能自满。毛泽东同志所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满招损,谦受益”的现代表达。三是刚健为美。《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日出日落,春去秋来,自然的运行是非常刚健、永不停息的,优秀的人也应培养自强不息精神。四是富贵以义。《论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获取财富、官位等,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比如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而不能用投机取巧等不讲道义的伎俩。 深入挖掘古籍中关于行事的价值理念。中华民族的行事之道和处世哲学,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古籍中记录着大量古人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对于规范当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仍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一是顾全大局之道。《左传》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世间的依存关系很多,爱护家庭、爱护社会、爱护国家,就是顾全大局。《左传》还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风调雨顺之年,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也是一种顾全大局。二是讲信修睦之道。《礼记》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论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是中华民族历来恪守的价值理念。三是善始善终之道。《诗经》警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要有良好的开头,也要追求圆满的结局,无不以“善始善终”作为行事的正面价值判断。四是人和至上之道。《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都关系到行事成败,但“人和”是排在第一位的,意味着内部团结、上下一心是行事、成事最重要的因素。 深入挖掘古籍中关于爱国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翻看儒家典籍不难发现,儒家所推崇的价值理念不仅包含“修身”“齐家”等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要求,更蕴含着“治国”“平天下”等国家层面的要求。一方面,倡导“国家至上”观念。《大学》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强调把个人人生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又将“治国”视为崇高事业。《尚书》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只有把家庭关系协调好、让百官各负其责,国家才能团结兴旺,才有可能达到“协和万邦”的理想治理状态。另一方面,推崇“天下为公”理念。爱国,就会希望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古人对理想社会有自己的设想。《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一理念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研究。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